以生态构建和要素整合塑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30 19:52:48 来源: sp20241230

原标题:以生态构建和要素整合塑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为探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寻求系统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论坛”于8月31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双碳战略、水资源、时空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话题展开。

  本次活动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钟发平等院士专家做专题报告,来自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如何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问

  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在我国,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企业也面临创新动力不足、资源有限、资金不足、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等挑战。如何汇聚创新要素,助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

  钟发平长期从事高性能绿色二次电池、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化学储能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实现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跃升的重要力量。但国内企业目前在创新领域还面临着多重挑战,有不少中小企业的创新工作还停留在模仿、复制、跟随的低端层面,不利于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

  钟发平提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单一个体、单一模式、单一环节通过“单枪匹马”闯关夺隘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系统化需求。因此,应在突出企业“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地位的同时,通过“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联动,建生态、搭平台,形成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工程化研究闭环。尤其是要通过机制创新和要素赋能,推动企业和科研人才双向奔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大储能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式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其关键支撑的储能行业却还面临着安全、成本、技术和环保等多重挑战。钟发平在报告中表示,单一学科、单一环节、单一个体、单一政策难以解决储能产业的整体性、复杂性问题,唯有以大储能的全局视野,统筹谋划,聚集要素,方能有效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联动,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钟发平通过发挥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平台影响力,发起成立储能生态产业集群,组建“16+1”创新联合体,推动成立“武汉大学碳中和基金”等产业生态基金,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示范引领,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他主导创办的武汉大学“珞咖讲坛之珞珈论碳”活动,吸引了“政产学研用金”各领域的院士专家、产业精英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面向碳中和背景下的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应对电池退役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

  曲久辉多次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平衡论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需重视三个“重要平衡”:注重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消纳能力的平衡、碳污协同控制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保障的平衡。目前,污染控制和碳减排并行的科技路线无法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目标新需求,需要构建碳污协同减控的“平衡论”体系。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电池退役潮渐行渐近。电池回收利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缓解战略资源约束、降低环境影响的重要举措,但也存在高能耗、高排放、二次污染等课题。为此,钟发平携手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研究开发了选择性冶金的电池回收创新技术并取得阶段性试验成果。该技术以选择性冶金“一步法”前端提锂技术,克服现有传统湿法工艺的“一锅煮”末端提锂的弊端,具有流程短、二次污染少、回收成本低的特点,可实现锂盐和磷酸铁前驱体材料的高效回收,有望解决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高污染、低利润”痛点。

  据了解,在电池回收和环境治理政策上,无论是欧盟《新电池法》的“谁生产谁回收”还是国内的“谁污染谁治理”,都更多地是由企业担当环境责任主体。由于电池回收技术门槛高、环境修复的资金需求大,企业难以承担环境责任主体之重任,需要依托产业生态集群和创新联合体进行一体化应对。对此,钟发平建议制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ESG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化平衡设计,实现电池回收全流程的减量化、无害化、高值化和低碳化。

  面对可续发展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钟发平表示,将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模式创新,通过政策引领、标准制定、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和基金支持的全要素赋能,构建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生态体系,为我国储能产业破局,以及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贡献智慧。

(责编:曹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