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高级技师张伟:创新零部件加工技术 助力火箭上天

发布时间:2024-12-05 18:29:03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北京4月30日电 题:数控机床高级技师张伟:创新零部件加工技术 助力火箭上天

  记者 余湛奕

  2024年1月11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受邀参与火箭发射观礼的方圆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机械二厂车间主任、数控机床高级技师张伟心情激动无比。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装配有自己参与生产零部件的火箭飞向太空。”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张伟告诉记者,这标志着团队又一次战胜了困难、突破了自己,也为接下来参与更多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手动操作几万元的普通机床变成操控价值数千万元的加工中心;从粗车加工逐步攀升至高精度雕琢;从简单的基础零件到涉及压力机、海工、核电领域重要部件......入职22年,张伟从方圆集团建设机械二厂最初的一名中专毕业学徒工,逐渐成长为班组长、车间主任。

  任何成长都离不开学习与钻研。22年间,张伟工余时间从未停止过学习,他通过自考获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学专科学历,发表技术性论文10余篇,尤其在数控机床程序编辑和加工工艺优化方面颇有心得,并运用宏程序编程方法解决多项加工难题。

张伟正在操作数控设备。     受访者供图

  “记得在2009年,车间有台进口行车的钢丝绳卷筒需要维修,行车的配件购买必须依靠进口,并且供货期很长,我就想尝试自己做这样一个曲线螺纹卷筒,去打破进口配件的限制。”张伟说。

  想法是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没想的那么轻松了。

  “当时除了机床的改造以外,只有进口的数控系统才有加工曲线螺纹的功能。但改造机床周期长、成本高,国产数控系统又没有这个功能,只能从国产系统上找突破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伟一度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地在机床上研究每个指令的特点和路径。

  最后的灵感来源于某天他下班开车回家时手中握着的方向盘。

  “方向盘转一周就相当于机床上一圈螺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这一圈螺纹分解成很多小段,也就是计算出每段在整个圆360度的固定位置,然后对程序进行循环?”想到这里,张伟立马调转车头回到车间,按照这个思路修改程序,最终顺利打破了进口数控系统对折线螺纹程序的封锁和加工瓶颈。

张伟在测量铸造用的模具。     受访者供图

  2010年到2018年,方圆集团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斥巨资打造新型千万设备平台,张伟再一次被择优培养,学习操作新的高端设备平台。201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伟工匠孵化工作室”成立了,他所带领的车间全是数控加工的精英团队,在按要求完成集团主业产品的同时,还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加工任务。

  然而,张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他深知,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年,张伟与团队工友们又接到一个艰巨任务:为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加工推进剂箱体。

  “这还是我第一次参与航天项目,加工可以随火箭发射升空的关键部件。”张伟告诉记者,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航天铝材料,直径大壁厚薄并且毛坯价值极高,不好加工,所以工友们都有不小的心理压力,不知如何下手。

  为了减轻大家的心理负担,张伟率先上机操作,不断调整机床切削参数,试用多种刀具和修正刀具角度。经过不断的尝试,反复修改,他和团队遴选出合适的刀头以贴合箱体材料特性,同时改进刀具的弹簧机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技术攻关,最终参数达标的箱体成功下线。

  正是这种敢于突破、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张伟在工作中不断交出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并相继获得省市县三级“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张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月28日上午,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受表彰的代表之一,张伟从山东来到了北京。

  “当我作为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走进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时,心里感到十分荣幸,也很珍惜这份至高的荣誉。”张伟说,知恩于心,感恩与行,任重道远,惟有行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大胆求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永不停步,让这枚‘五一’劳动奖章继续接力。”张伟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