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玩音乐的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

发布时间:2024-11-19 06:44:20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社 乌镇8月30日电 题:“登陆”玩音乐的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

  作者 张杨彬 方敏

  墙外,是桨声、舟影、青砖、黛瓦;墙内,是摇滚、电音、流行、说唱。

  29日,在浙江乌镇的一处院落,“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正在举办。青春的歌声倾泻而出,这些在舞台上倾情献唱的台湾青年大多不是全职音乐人,却在大陆的山村、小城、校园......写出自己的歌。对他们而言,歌声是写给后来者的信,也是勉励自身前行的光。

  选择:“是成长的一部分,选定了就要努力去做”

  五年前的蔡承叡不会想到,自己在北京的博士生活将会如此精彩。

  彼时,来自台湾新北的蔡承叡硕士毕业,打算继续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治学严谨、经费充裕的清华大学是其首选。从相识到熟悉,这所大学带给他的惊喜不止于此。“玩音乐,是清华园的特色。”蔡承叡说,身边不少学长学姐都颇具“反差萌”,“学习特别认真,但唱起来比谁都嗨”。

2023年7月,台湾青年蔡承叡在北京一处展演空间演出。(受访者供图)

  受此氛围影响,蔡承叡加入学校说唱社团,从听众变成创作者,开始自己写歌。他说,跟朋友一起创作,在音乐中讲故事、讲理念,是一件趣事。

  医学院的学业实在不算轻松。“学业压力加上年龄焦虑,有时候觉得这条路走得艰难。”蔡承叡将苦恼倾诉给音乐,他在博士三年级创作说唱歌曲《选择》。“对我来说,写歌是一个自省的过程。我也逐渐明白,选择是成长的一部分,希望后来者听到这首歌时也能悟出,正确的选择或许伴随痛苦,但选定了就要努力去做。”他说。

  探索:“父母可以放心了,我在德阳安家了”

  在台湾,陈柏翰是一名职业音乐人,来到四川,他有了更多“斜杠”身份。

  2018年,他在德阳成立音乐工作室,既做原创音乐,也招收学生。“最初选择德阳,是因为这里有早先‘登陆’的朋友。”陈柏翰说,没过多久,他就融入这座友好、包容、“巴适”的城市。

  虽有朋友为伴,但陈柏翰不时也会思念父母。“我创作《回家吧》这首歌,是写给爸妈,也是在给自己力量。”他说,歌词中那句“不是要发光跟闪耀,只想要有一天,成为你们的骄傲”,让不少同在大陆打拼的台湾青年深有共鸣。

8月29日,台湾青年陈柏翰在浙江乌镇“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现场演唱原创歌曲《回家吧》。 张杨彬 摄

  “如今可以让父母放心了。”陈柏翰说,六年来,他在德阳定居安家,还开了一家颇具台湾特色的餐吧。现在除了音乐人的身份,他还是老师、餐厅老板、厨师、自媒体博主。

  探索与尝试是陈柏翰的人生主题。正如他33岁生日那天在朋友圈写下的话:“磊落漂亮做自己,打破重组由此新生。”

  扎根:“闽南语是我们的‘社交利器’”

  2017年,厦门集美城内村迎来一位“新村民”,她说着闽南语,仿佛与当地居民并无两样。这正是刚来此创业的台湾姑娘赖淑珍。

  乡建乡创是赖淑珍的老本行,城内村正给了她施展拳脚的天地。赖淑珍还遇到来自台南的吴炳璋,二人一拍即合,创建青青之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乡村改造和社区优化工作。

  “刚开始,村民对初来乍到的我们有些戒备心,好在我们有‘社交利器’——闽南语。”这很快让赖吴二人与当地阿公阿嬷亲如一家。

  在赖淑珍看来,乡村改造不仅是硬件的规划升级,还有精神生活的改善与丰富。办一场“村晚”,写一首“村歌”,作为能歌善舞的阿美人,赖淑珍“当仁不让”担起写歌重任,村里不少人都会哼唱几句她创作的《城内之歌》:“阿嬷对我讲,往海的那边去,有座城隍庙……”

8月29日,台湾青年赖淑珍与吴炳璋在浙江乌镇“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现场演唱原创歌曲《青青之约》。 张杨彬 摄

  赖淑珍没想到,他们的乡村事业正在被更多人关注。越来越多的台青进村开起客栈、餐厅、民宿,他们还制作短视频,展示风俗、村史、美食,产业越办越红火。

  29日,在乌镇的嘉年华现场,赖淑珍带来一首原创歌曲《青青之约》,“青年梦,振家乡,青年眼中尽星光;砥砺前行啊,不负好时光……”歌声在院落上空回荡。如赖淑珍一样在大陆筑梦的台湾青年,正拥有各自好时光。(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