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发布时间:2024-12-21 14:35:40 来源: sp20241221

原标题:看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走进山西太原刘家堡村,“非遗元素”随处可见。

一座座闲置院落经过精心改造,蝶变成古色古香的非遗小院;太原锣鼓、西华门舞狮、葫芦烙画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在此传习、展示技艺;非遗文化街上,栩栩如生的晋式刺绣、精巧独特的传统皮雕以及绚丽华彩的漆画等非遗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如今,刘家堡村已有50余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入驻,这座“非遗小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山西是非遗资源大省,不论是动人心弦的上党梆子,还是气势磅礴的稷山高台花鼓,再或是一碗外滑内劲的刀削面,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成为山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鲜活见证,汇聚成当地百姓世代守护的精神家园。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夯实了法治根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努力,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仍面临一些课题和挑战。

非遗保护职责如何更好落实?非遗名录体系建设还存在哪些难点?怎样更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非遗法执法检查。日前,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非遗法执法检查组来到山西,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焦点话题进行了采访。

只有更“近人”,才能更“迷人”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开杏花,龙城太原是咱家,竹板一响笑哈哈。”傍晚时分,在太原懿曲社内,国家级非遗项目莲花落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登台表演,一曲莲花落新说唱《锦绣之声》唱罢,台下观众叫好声连连。

这是一首将传统莲花落经典唱段和流行歌曲串联而成的作品,类似这样的创新,王名乐做了很多尝试。从最初一个人站在台上拿着快板唱,到和搭档共同表演;从一种太原本土的曲艺形式,到尝试融入话剧、舞台剧的元素……近年来,王名乐不断改编创新,创排出《机不可失》《合浪浪许家》等许多紧跟时代、鲜活有趣的作品,推动莲花落传承保护。

“太原莲花落历史悠久,到我们这一代,应将更多新内容融入其中。希望我们抖着包袱让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当地文化的魅力,体验莲花落这种传统曲艺的新风采。”王名乐说。

只有更“近人”,才能更“迷人”。记者随检查组走访调研时发现,时至今日,饱经岁月沉淀的非遗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成为不断传承创新的“新经典”。山西各地在对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中,逐渐摸索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表达。

刚一迈入东湖醋园,酸醇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老陈醋酿制技艺在这里得到最直观的展示。从颗粒饱满的高粱,到“咕嘟咕嘟”冒泡的发酵,再到夏伏晒“温室”里的酸爽气味,最后见证一瓶老陈醋在老师傅们手中诞生,足足要经历82道工序!

作为山西老陈醋集团创立的工业旅游项目,东湖醋园开园20余年来,组织非遗研学游、开设沉浸式醋体验中心,全面展示老陈醋酿制技艺,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山西,“非遗+旅游”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助力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据了解,山西4A级以上景区已经阶段性或常态化引入多种非遗项目,一批非遗传承所成为A级景区或工农业旅游点,老陈醋、太谷饼、木版年画、剪纸、彩塑等非遗项目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研学旅游产品。

薪火传承,让传统技艺永葆青春

锻打、焊接、抛光……走进位于大同的天艺昌铜器生产车间,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一件件线条流畅、工艺精美的铜器,在精心打磨下逐渐成形。

车间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安民向检查组介绍,一件铜工艺作品要经过选材、配比、熔铜、锻打、焊接、雕錾、挂锡、抛光等十余道工序,制作时间少则一两天,多则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复杂的工艺流程对匠人的要求也非常高。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要在守‘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培养后继人才也是重要任务。”如今,李安民把精力更多投入传承人培养。他带出的十余名徒弟,先后获评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以及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

但李安民也坦言:“年轻人不愿学,传承比较困难,这是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的共同困境。”为了将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李安民和徒弟们带着技艺走进校园、参加各类展会等,希望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铜器制作,让这项历经岁月磨洗的技艺代代传承下去。

作为活态传承的文化瑰宝,非遗依靠人也作用于人。没有传承人,就失去了非遗,没有受众,这些遗产便会湮没无用。

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一环。2022年,山西省出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加强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服务与管理。截至目前,山西已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认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27人,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527人、8341人。

非遗传承不仅是传承人的事情,更是全民共同参与的事业。

面塑、神池月饼、挠羊赛……回想起大二暑期第一次参加“山西非遗青年行”时体验过的非遗项目,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杨荔莎至今难以忘怀:“每项非遗瑰宝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千百年发展历程中,它们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魅力,使其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像杨荔莎一样钟情于非遗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从校园到田园、从课堂到实践,在行走和体验中感悟非遗的魅力。

该学院党委书记乔瑞介绍:“非遗青年实践活动并非止步于‘行’,我们凝练发展了‘山西非遗青年行—山西非遗青年说—山西非遗青年研—山西非遗青年创—山西非遗青年传’一体化研学流程,构建起‘实践调研+理论宣讲+理论研究+创新创业+传承传播’的思政育人体系,希望这堂非遗‘大思政课’能激励青年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做好系统性保护,绵延光大中华文明

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对全国202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公布5批共155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万余项;公布5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各地设立210多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全社会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

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名录体系、理论探究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对于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出台;31个省级行政区出台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很多地方还制定了非遗保护的单行法规。以各级非遗行政部门带头,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保护协会为骨干力量,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逐渐完善。此外,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等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经过走访调研,检查组发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山西非遗项目众多,但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却相对不足,现有的部分传承人年龄偏大,保护传承能力下降,需要培养青年传承人。又如,一些项目单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缺乏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办法,缺少能够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和产品,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对此,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纷纷建言献策。“基层非遗保护人才缺乏、专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需要政策扶持。”全国政协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苗洁建议,要重视基层非遗保护单位建设,在政策法规、经费预算、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山西大学教授卫才华认为,应建设一批非遗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加大对非遗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非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任重道远。据了解,修改非遗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除山西外,全国人大常委会非遗法执法检查组还前往内蒙古、吉林、福建、山东等8个省(区)开展实地检查,同时委托8个省(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自查,并征求有关方面关于修改非遗法的意见建议。

珍贵的非遗,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更是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非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将绽放出愈发璀璨的光芒!

(责编:杨曦、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