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融合要突出“三新”

发布时间:2024-12-24 11:09:11 来源: sp20241224

原标题:促进城乡融合要突出“三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要以县域为着力点,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今后,城乡融合发展要在三个“新”上下功夫:

  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目标和布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城乡融合发展是指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特征,我国的城乡发展理论和战略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筹城乡”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城乡互动”,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城乡融合”的持续跨越与突破。

  “统筹城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等战略在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缩小我国城乡差距、推动我国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贸易环境进入深度变革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布局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技术和业态。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运用到现代新型科技,增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各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谋划和定位工作,找准差异化定位,运用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多样化乡村现代化建设格局,由此推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引导城市产业向县域延伸,推进县乡物流配送发展,进而促进附近农民就近就业,构建完整城乡互通产业链。将科技引入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中,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实现城乡产业的跨界配置和有机融合。

  巩固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和成果。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正在深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城乡要素使用功能更加完备,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城乡综合基础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农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基于此,我国城乡发展基础和互动关系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对城乡关系的认知、侧重和政策导向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城乡有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动态均衡发展的过程。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农村内部,即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民主体,抓住关键要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在农村外部,即通过改善城乡关系,发挥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农村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应在实践中持续优化,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新发展、新成效。一是强化人口、人才相关政策保障;二是发挥县城综合平台作用;三是发展城乡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根据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多方面集中发力,一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责编:郝帅、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