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58:47 来源: sp20250102
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热情讴歌了种子的力量:“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办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全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于最粗砺的大地上萌发出最娇嫩的芽,以最弱小的身躯诠释最不可思议的能量,种子可谓自然界中极具启发意义的存在。而许多优秀党员、时代先锋也是这样的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都选择做一粒种子。
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年轻时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一走就是几十个春秋,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成功的背后,皆源自于他年轻时的“禾下乘凉梦”。人生如船,梦想是帆。人生有了梦想,就有了砥砺前行的动力,就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做一粒有韧性的种子。无论被风带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的恶劣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成长为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钟扬坚持十几年援藏,只为填补西藏的生态学植物学空白,带出一支留得下的学术队伍……对于生命健康风险、物质生活简陋、家庭疏于照顾、学术成果显示等,他都置之脑后,用53岁的生命,做了别人100年才能做出的事情,展示了一位科学家可贵的家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锻造毅力、学会坚韧,不向命运低头,不怕困难挡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活总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做一粒有能量的种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无论在哪个岗位、做何种工作,都能发挥最大的能量,或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或取得骄人的业绩和成果。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王进喜,到“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的教授李保国;从“一生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的屠呦呦,到“把深潜进行到底”的叶聪……他们既有一颗赤诚报国之心,又有为国家担当重任之能,从而让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果。选择做一粒种子,就要赋予其强大的能量,把根扎在实践和群众中,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以高能量、满负荷状态为国争光,为民奉献。
做一粒有情怀的种子。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粮食,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怀揣“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的朴素愿望,吴明珠八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信守“军人最大的幸福是不辱使命”的张超,把29岁的青春化作海天“飞鲨”腾飞的英姿……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让山河改变了模样,让祖国拥有了尊严,让大众享有了幸福,让时代奏响了凯歌。诗人有言,“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然后才能获得生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就是把无数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
所有的丰收,都源于一粒种子。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要选择做一粒“好种子”,以忠诚为内核,以实干为底色,以奋进为动力,以奉献为品格,无论在何处落地生根,都怀着信仰和热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好突破,去追寻光明,去拥抱梦想,去收获丰盈的人生。(向贤彪)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