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9:29:36 来源: sp20241225
央广网成都8月28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考古与网络,一个回望历史、深沉而厚重,一个面向未来、活泼而轻快,当两者在新时代相遇,中华文明的薪火更加熠熠生辉。
从皮洛遗址到三星堆遗址、从会“说话”的石头到“神秘”青铜器的故事,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未来之夜”网络互动引导活动上,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学家们同台讲述,带领观众发现不同时代文明的更替与传承;四川广元的“翠云廊”是一片自秦代到明清,历经八次大规模种植形成的人工古柏林。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有2万多株,平均树龄1050年的超老古柏近8千株,最老的一株古树自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就存在,距今已经2200多年。科普视频作者与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主任从古蜀文明的兴衰、四川的独特地理位置、古柏保护中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现代科技手段等角度,科普了古树如何跨越千年,仍能苍翠如昔。
三星堆发掘现场,直播镜头记录着青铜神坛、黄金面具等文物的苏醒。曾经,网络让三星堆“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而如今日新月异的网络科技手段更让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从冷门绝学变成了当世显学。
“网络已成为青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于是我开始运营公众号,尝试用百篇推文讲述考古发掘的不易与惊喜,用网言网语揭开文物蕴藏的中华文化。网友积极的互动与留言,使我认识到历史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欣欣向荣。”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孙唯祎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上说道。
近年来,四川旧石器考古发掘和研究陆续出现让人振奋的成果,“古蜀文化”也因此成为网络热词。其中,作为传递的媒介,科技进步和网络力量不可忽视,它们让大规模、多元化的传播成为可能,让考古人与公众踏上一场“双向奔赴”。在每一年备受瞩目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现场,直播已成为常态,并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窗口。
网络不仅是新潮传播方式,更能赋予文化内涵新的时代价值。随着5G、VR等技术的兴起,如今“云展厅”“云观展”已经成为了大众了解历史的新途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讲好中国故事”的渠道更加多元,也让灿烂的中华文明绽放出更璀璨的风华。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