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

发布时间:2024-12-23 00:41:30 来源: sp2024122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维护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更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始终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关键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202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也要看到,尽管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但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整体仍较为滞后。受农资价格攀升影响,我国种粮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提高种粮效益,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耕地质量不高、绿色生产方式推广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粮食生产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发展。

  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端稳中国饭碗。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是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要大兴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研究解决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要科学统筹规划,着力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统筹粮经饲生产,加快制定完善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规划。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解决“卡脖子”问题。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质量兴农之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和数字化,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四是加强制度保障。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坚持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粮食安全监测分析,构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科学制定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熊小林)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