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琼:日子像草莓一样红又甜

发布时间:2024-11-25 03:47:19 来源: sp20241125

  “爸啦,县净土超市要10盒草莓,还有邻居洛丹也订了5盒草莓。”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聂余村村民普琼正在草莓大棚里除草,就听到儿媳急匆匆的声音。

  “以前不知道草莓是什么东西,没见过也没吃过。现在一天到晚都忙着摘草莓、送草莓。没想到这小小的东西能让日子越来越忙碌,越来越富裕。” 普琼褶皱的脸庞布满笑容,他做梦也没想到年过半百的自己居然在家门口学会了种植草莓。

  2019年,尼木县经过多年实践,在北京市对口支援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下,在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16座温室大棚果树植株约6000株,种植面积上百亩。当时,普琼第一次接触蔬菜种植,也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种植,普琼主动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以前只会种青稞、土豆,而且当时说是承包,但免了咱们的承包费,蔬菜的收益也是我们自己的。”普琼说,那年自己刚脱贫,也想通过双手致富。

  “当时县里刚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里采用‘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运营模式,让群众负责生产和日常管理,县净土公司利用渠道优势负责市场营销。”尼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晋英说。

  大棚里的蔬菜一年能收3次左右,不像传统的青稞,一年一熟。这让普琼高兴又激动,他说:“2019年光一个菜棚,就赚到了2万多元。”两年后,由于同村一个老人无力承包,普琼又主动承包一个菜棚。“这个大棚就在家门口,也不耽误农事,而且收入翻倍了。”

  2023年8月,园区面临原有特色农产品车厘子、大桃产量低,经济效应差难题。经过北京援藏专家和技术人员科学研判得出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对原有大棚进行技术改造。在援藏资金支持下,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镇向尼木捐赠9000株红颜草莓、2000棵美早品种樱桃树。这也让普琼有机会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种植——种草莓,“当时县里让我承担一个草莓大棚,我欣然接受了,我相信党相信政府。”

  60岁的普琼奔着新生活又从零开始学习种植草莓。考虑到群众根本没有接触过蔬菜、水果种植,尼木县专门成立“点对点”抓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选派干部进驻产业点,教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普琼已经能熟练地种植各种蔬菜了,草莓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他很用心,平时主动跟着我们学习种植草莓。”选派干部确吉说。

  为此,自去年8月份种植草莓以来,普琼比以往更加勤奋,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赶往大棚,早上忙完草莓大棚,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蔬菜大棚,浇水、除草……普琼乐此不疲地穿梭在这些大棚里,就算寒冷的冬天,普琼也忙得汗流浃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努力干,感觉现在自己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普琼说。

  普琼每天最后的工作是,走进草莓大棚,挑出一个个红又大的草莓装满手中的篮子,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电动车后座,趁着暮色往家赶……“我的孙子很喜欢吃草莓。”普琼感慨,这草莓隔个两三天就能变红变熟,一个大棚能平均每天出30盒,一盒卖40元,这日子富起来了。

  “尽管每天都从普琼那里订草莓,但还是有点供不应求。” 净土公司负责人党晓峰说。

  2023年,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收入340.6万元,就业群众81人,人均增收3.5万元以上,累计带动群众务工150余人次,人均增收0.3万元。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春天种青稞,一年四季种蔬菜、种草莓,这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富裕了。”普琼说,种植草莓以来自家收入又翻倍了,光草莓一个月就能挣万把元。(人民日报记者琼达卓嘎 人民网记者吴雨仁 来源:人民网)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