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2:59:01 来源: sp20250104
网络文学正与当年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一样,迎来它的学科建设时代。这让观察者与研究者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又有一种对网络文学标新立异的“不甘”。毕竟,去问当下的大学生们“网络文学算不算文学”这个基础问题,他们还会给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其实,在这个问题之前,可能需要再追问一个更基础的问题:什么是网络文学?
论及网络文学的发端,不管是《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所主张的“1996年金庸客栈创立”,还是诸多网络文学研究分别锚定的“1997年榕树下网站开办”“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连载”,网络文学已经真真切切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有人会发现,新文学诞生发展30年后,不会再有人问“什么是新文学”,而为什么现在我们还在讨论“什么是网络文学”?
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学比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更为生涩,恰恰是因为网络文学比它的前辈们更早定型,也跟传统文学形式区分得更为彻底。现在说起网络文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某些作品,并且每个人都会提出不同的作品。唯一能有共识的,是这些作品都经由互联网、经由不同的网络平台发表与传播,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构成无数人的文学生活。
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的基本定位。这本“简史”的上编与下编,分别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媒介”,一是“空间”。上编《中国网络文学大事年表》采用了兼收并蓄的方式,不仅关注作家与作品,更关注作品的发表平台,并延伸至互联网的技术迭代与生态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更新累进、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与完善。对于网络文学来说,这些要素的影响,远远超过它们对印刷时代文学的形塑。
因应着媒介的变化,上编也被划分成“论坛时代(1996—2000)”“PC网站时代(2001—2009)”“无线移动及IP时代(2010—2020)”,我们不难意识到,“简史”所要描画的网络文学历程,并非传统的“作家—作品—媒体”模式。网络文学需要从一开始就被放置在一个媒介化的空间加以解读,亲历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论坛上随性地发布与阅读、回帖,通过网站追更、打赏与评论,在手机上滑动屏幕并给每一句或每一段有共鸣或争议的文字互动,都会有与传统文学不同的阅读体验。网络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它的设置与变革都是自发且匿名的,我们不知道谁率先开启了“推荐—订阅—催更”的模式,也不知道哪位“天才”首先推出了“本章说”,这一切或许只源于“技术可能+用户需求”的网络创作机制。但毫无疑问,这些微小的变动慢慢改造着网络文学的生态,直至有朝一日回首才惊觉,这些媒介的变化,已然重新发明了文学。
大的框架可以容纳一切,细节更能揭示现象背后的构造。下编“重要网络文学网站简史”,以对网络文学发端以来70个重要网站或详或略的个体资料展示,为我们绘制了一张由点到面的网络文学历史地图。这些应时而生的网站,各具特色,打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家与作品,甚至催生出不同的类型潮流。网站作为“生产—传播—接受”空间,本身就会形塑作者与读者,反过来又被作者读者形塑。它们代表着网络文学大潮中的亚文化支流。互联网时代阅读的路径依赖黏性很强,一个网站上的写与读,就可能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亚文化群落。考察网络文学网站的来龙去脉和原始风貌,对梳理网络文学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其中详者略者当有不同,开启范式者如起点中文网,有词条、简史与专题,而有些网站,或因资料匮乏,或因时日过近,未能详述,正给后来者留下偌大的空间。这不禁让我想起陈平原等人关于晚清小说史的研究方法,即“消解大家,凸显潮流”。描摹潮流,点明趋向,成了撰写文学史著的重要路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亦是如此。
更应注意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记录了“潮流之外”的作家作品。如蜚声世界文坛的《三体》,如首获传统文学大奖的《繁花》。前者虽然兼跨纸刊网媒世界,却带动了整个网络文学风向的变动;后者厚积薄发,充分展示了纯文学创作老手追求“自由、随意、无功利”的境界。这些作家作品,代表着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传统的融通与互激,正是网络文学生态多样性的表征,也体现了《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有容乃大”的撰写追求。
本书主编之一邵燕君在序言里强调“上篇可读,下篇可查”。是的,良史作史之前,当先有史料长编,以明源流,以启来者。《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正与同被列入“中国网络文学史料丛书”的《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创作者说:网络文学作家“大神”访谈录》《网络文学经典解读》一起,为中国网络文学史的建构、丰富、完善,写下重要的一笔。(作者:杨早,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申佳平、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