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6:49:24 来源: sp20241114
12月14日上午,此前一天刚刚结束越南出访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南宁考察调研。
总书记先后走进一家企业和一个社区。他实地调研了哪些领域?释放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习近平在广西南宁市考察调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关键时间节点 再赴广西考察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踏上八桂大地。
梳理三次考察,总书记每次到广西,都是在重要时间节点。
2017年,总书记赴广西考察,一项重要议程是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建议和期待。他在南宁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同大家面对面交流。
广西南宁。(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2021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总书记再到广西。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等问题,总书记深入调研,并指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这次广西之行,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再赴广西,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关键节点,再到广西,蕴含深意。
中国-东盟信息港。(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这次广西考察,也正值总书记对越南国事访问刚刚结束之际。
内政外交“无缝衔接”的高强度工作节奏,今年以来第二次出现在总书记的日程上。8月26日,总书记在结束南非出访回到国内后,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工作汇报。
时隔三个多月,总书记刚刚结束访越,旋即来到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广西考察。紧凑的日程背后,折射了总书记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考虑。
今年9月,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图/视觉中国)02
看企业:聚焦中国-东盟合作
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和信息化建设应用等进行实地调研。
中国-东盟合作,是总书记聚焦的重要关键词。
中国-东盟信息港。(总台央视记者黎兵拍摄)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涵盖10个国家,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2亿。中方始终把东盟视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
2021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双方举行纪念峰会,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地处中国西南的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北部湾“一湾相挽十一国”,形象道出广西在面向东盟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优势。
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2015年,中国东盟共同启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旨在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东盟信息通信枢纽,共筑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信息港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2017年在广西考察期间,总书记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考察时,曾了解基地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情况。
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东盟国家农产品。(总台央视记者黎兵、姚瑶拍摄)2020年11月,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总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今年正逢总书记提出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总书记始终关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背后,是对加强中国-东盟合作、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大棋局的深入考量。
中国-东盟信息港展示的南宁一号卫星。(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2015年,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西要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走活广西发展这盘棋。
“一子落稳,满盘皆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建设,广西与东盟经贸交流合作愈加紧密。今年1至7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1880.8亿元,同比增长71.6%。
中国-东盟信息港展品。(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被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之一。会议要求,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广西,大有可为,重任在肩。中国和东盟也将在双向奔赴中,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03
到基层:关切“最后一公里”
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二站,来到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
这个社区成立于2017年6月,地处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核心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6.83万人。
在这里,总书记的关注点之一,是健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总书记十分重视城市社区治理,多次深入社区实地考察调研。今年5月,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南文营社区时指出,“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蟠龙社区开展公益课堂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总书记这次实地调研的良庆区蟠龙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社区聚焦“社会管理网格化、网格管理精细化”目标,将社区划分为13个基础网格、30个单元网格和192个专属网格,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
蟠龙社区居民在社区活动上刻板画。总书记曾用“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来形容社区工作的特点。社区里的“关键小事”,都是总书记心中的“民生大事”。
下足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才能绣出让百姓满意的基层治理新图景。这也是总书记调研蟠龙社区传递的鲜明信息。
蟠龙社区居民在练习书法。(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04
进社区:加强民族团结
在蟠龙社区,总书记调研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加强民族团结工作。
这个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居住有汉族、壮族、瑶族和仫佬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八千余人。社区曾荣获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蟠龙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1.4%。
加强民族团结,是总书记每到广西必看、必谈的重要问题。
2021年4月到广西考察时,总书记说,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蟠龙社区居民演唱民族歌曲《幸福嘹嘹啰》。(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此次广西之行一个多月前,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曾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到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再到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提出新论断,作出新部署。
蟠龙社区居民创作的书法作品。(总台央视记者赵婷拍摄)广西之行是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要下更大的功夫。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时冉
记者丨王鹏飞 姚瑶 范凯 黎兵 段德文 李辉 杨立峰 钟锐 赵婷
视觉丨陈括 张晶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