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3:02:08 来源: sp20241201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李建广
开门问策,这次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是在为今年7月在京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准备。
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回望2013年秋天,那场“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吹响了“改革的进军号”。自此已历时十余载,气势如虹、波澜壮阔。
今年,适逢“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鉴往可知来。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正如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说的一句话,“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看准了”是一种战略清醒。
改什么、不改什么,改哪里、如何改,“要做清醒的改革者”。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
座谈会上,总书记在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讲求方式方法时,第一条谈的就是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守的是本、是根。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否则就是自毁长城。”重若千钧的话,讲的是改革要有正确的政治观、是非观,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定力。
看准了,归根结底是要看准脚下的路。
路的探索,贯穿百年大党的奋斗征程。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穿的是合脚的鞋,走的是自己的路,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次座谈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即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亮出了改革的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标注出改革的价值取向,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都不是无源之水。就如改革的价值取向,立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石上,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深层逻辑。新时代以来的10多年里,有“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誓言,有“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践诺,案例不胜枚举。这次座谈会,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看准了”也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论。
大国之大,大在幅员辽阔,也大在各地区差异之大。“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在地方长期工作过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从地方到中央,多年来在推进改革时,习近平同志常讲的一句话。“看准了”,既要有大的胆子,也要有稳的步子。试点探索、投石问路,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得很准了,感觉都推开很稳当了,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
什么是试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记得在上海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初,总书记的期许就是做到可复制可推广,而不是政策洼地,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
放眼广袤中国,“看准了”着实不易。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多人、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多人,一大一小之间,是“治大国”之重、是“破藩篱”之艰。
“坚定不移抓”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其所展现的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志、担当,所蕴含的是“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胆识、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次座谈会上,鲜明的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听到关于创新与投资的发言,总书记追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清单”亦是“改革清单”。
新时代以来,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全面从严治党……一场场攻坚战、阻击战,除积弊、去沉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一场新的远征,漫漫征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愈难愈进,愈险愈进,愈要真刀真枪、坚定不移。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艰辛,才更加荡气回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熟稔于心。
一路走来,改革实干家的足迹清晰而坚定:在正定推出“人才九条”;在宁德倡导“弱鸟先飞”,在福州开创“马上就办”,七到晋江总结提出“晋江经验”;在浙江提出“八八战略”;在上海力推“长三角一体化”……从主政一地到领航中国,一项一项坚定不移抓,如今都已是枝繁叶茂。
新时代里,全面深化改革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格局、新航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个多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在党中央层面设置专司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责任,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紧锣密鼓,笃行不怠。从那时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中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领域重大改革举措落实。
“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看准了就要不惧风雨、不畏艰险,一张蓝图绘到底。
不畏艰险,是大勇;一抓到底,也要靠大智。
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同参会的企业和专家代表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一个故事。
“记得在正定的时候,我应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建议,搞了一个农村研究所。研究的都是微观的东西,包括发展蚯蚓产业、村级组织建设等。他当时就提出一个概念——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和条件,要多考虑实现现代化的‘穷办法’。我在‘穷办法’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土办法’,就是适应当地的办法,不一定要大而全。”
“穷办法”“土办法”,说的正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改革智慧。
把握时与势。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舟山港考察时意识到“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由此酝酿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后,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发,着眼国内外形势变化,总书记又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抓好谋与干。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各地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座谈会上有学者谈到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防止“内卷式”同质化竞争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以做更多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否就等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尽管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但思想的脉络总是一脉相承。这些年的改革篇章里,可一次次看到“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印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行动,总是那样坚定不移。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