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生物“造海底乐园” 中印尼合作推进印尼近海海洋生态牧场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8 17:46:36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上海8月15日电 (徐凌 许婧)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印尼哈桑努丁大学15日举行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交流会,线上连线推进印尼近海海洋生态牧场建设工作。与会学者表示,搭建人工鱼礁就是为海洋生物“造海底乐园”,为不同的鱼类提供多样化的栖所。

8月15日,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印尼哈桑努丁大学举行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交流会,线上连线推进印尼近海海洋生态牧场建设工作。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我们目前的目标是,8月份完成人工鱼礁礁体建设以及拟增殖放流种苗购买和暂养,10月份前在拟定建设海域完成海洋生态牧场的建设,并开展效果监测评估。”会上,上海海海洋大学教授张硕介绍了8月到10月的工作计划。

  在地球上,珊瑚礁的面积不到海洋面积的0.1%,却能够为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提供家园。“我们拟建设的印尼近海海域的渔业生产种类包括有小型金枪鱼、鲷鱼、石斑鱼等。”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王学锋说。

  “海洋牧场是世界范围内近海渔业的共同发展趋势,众多国家将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渔场栖息地修复作为其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且收到了良好的资源增殖与环境保护效果。”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刘必林说,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推动海洋渔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将传统的“采捕型”渔业转化为“可控型”渔业;有利于渔业生态建设,促成“和谐渔业”的良好局面。

  “感谢中国团队邀请我们学校参与本次活动,也非常感谢中国帮助我们建设海洋牧场,保护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牧场建设已经在中国各个海域取得了成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也对我们渔业资源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哈桑努丁大学副校长Adi说。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科技园区产学研负责人李嘉海表示,我国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在世界同领域里已经形成比较大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近海渔业开发和资源管理养护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的输出也将为印尼渔业的持续开发和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拟投的鱼礁样。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获批亚洲合作资金专项项目“中国-印度尼西亚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海洋生态牧场为核心,研发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关键技术,解决印尼渔业产业当前所面临的渔业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渔业资源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等瓶颈问题,并为印尼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实际解决办法,增进渔业相关产业经济效益,发挥海洋蓝色粮仓功能等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021年至2023年,项目组在印尼已开展2次走访调查工作。为了全面提升印尼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水平,项目组先后招收培养7名海洋和渔业相关的印尼硕、博留学生,并组织2次海洋牧场技术培训,共计为印尼培训了300多人次的渔业技术人员。

  刘必林说,本项目的实施将结合印度尼西亚近海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特点,通过开展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等海洋生态牧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印度尼西亚近海海洋生态牧场建设的专项技术成果,同时开展人员交流和技术培训,为海洋生态牧场建设储备技术力量,从而为后续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和科学指导。(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