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0:47:37 来源: sp20241121
教育部5月30日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这所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近6年筹备后,该校今年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所有学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可选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神经科学、生物技术、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希望该校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
这所最年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
学科方向新,在针尖前沿积聚力量
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圳理工大学将构建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新工科”“新医科”,首批建设了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记者注意到,该校并未按照理工科大学通常的架构模式设计办学,而是采取交叉学科方向作为学院建制模式。
“在一个方向上集聚拳头力量,在针尖上的小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人才培养上提高与深圳产业的拟合度,保障毕业生进入朝阳产业发展。建一所学院,我们就要成一流学科、壮一片产业。”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介绍,深理工设立的生命健康学院以脑科学研究为核心,发展生命与健康前沿交叉学科,探索生命与智能的本质。合成生物学院在中国是第一家,主要致力于通过理性设计和创建新生物系统,探索生命机制,催生下一代生物技术,并通过因材施教造就未来硬科技人才。药学院主要研制可治愈多种疾病的原创性新药,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和紧缺型人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培养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人才。计算机科学和控制工程学院以AI+X为特色,X包括计算生物学、机器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方向。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以集成电路的封装材料、能源材料、储能材料为核心,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算力微电子学院围绕算力芯片,着力培养一流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有效算力支撑。
据了解,为了打破院系学科壁垒,该校摒弃了传统的“楼长式”思维,并没有给每个学院建学院楼,而是建了学研楼。每栋学研楼内,以25位老师作为一个单元设计。不同的系、学院可以做自由组合,物理空间上为学科高度交叉创造条件。“比如数学系旁边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系,计算机系旁边可能就是研究合成生物的。在关联领域,促进知识创新形成连片集成效应。”樊建平说,“深理工一方面通过办公区域混合设计,一方面通过图书馆‘一架双科’、书院制宿舍不同专业学生混搭等方式打破院系学科壁垒,促进知识交流与创新。”
培养模式新,科教深度融汇
通过全球引才,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进行科教合作、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等途径,深理工集聚了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长聘教师中有41人在海外有终身教职,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此外,该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医学科学院、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和脑科学产业园等科教产教平台。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副主任赵伟说:“深理工一年级所有专业同学都要修两门课,一门叫人工智能导论,一门叫生物学导论。一年级的时候要去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亲身感受。四天上课,一天上实验室。”他表示,大三后,学生原则上将在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三个培养轨道中选择一个发展方向。
赵伟还提到,深圳理工大学坚持学院、研究院、书院协同育人,学院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院以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强大的产业资源提供实习实践支持;书院则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造“一站式”社区。目前该校已建成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曙光书院”和弘扬特区精神的“袁庚书院”两大书院,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和辅导师“三导师制”等创新性举措,希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的创新型现代住宿式书院制度。
“对我们来说,不仅校园是新的,教师队伍是新的,学科方向是新的,办学模式也是新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意味着要发明发现新知识,同时要应用新知识,要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作用。”樊建平表示。
(记者 刘博超 严圣禾)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