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4:52:11 来源: sp20241228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 讯 员 李可克 邵 琳 祁玉金
7002亿千瓦时!
1月18日0时,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当数据显示宁夏累计外送电力达到这一峰值时,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所有值班人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欣喜背后,是满满的骄傲。按照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年用电947千瓦时计算,7000亿千瓦时电量足以支撑全国14亿人口使用192天。
行进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征程,宁夏用“塞上绿电”点亮了华夏大地万家灯火。
从火力发电到输送“绿电”
提起“7002”,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宁夏电力调控中心主任米宁难掩笑意。
“这相当于就地转化2.8亿吨标准煤,减排7.0亿吨二氧化碳、1.9亿吨碳粉尘、1050万吨氮氧化物。”他强调说,“这凸显了宁夏倡导能源转型与低碳高效利用的实践成果。”
作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重要送端,宁夏有着丰富的煤炭、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近年来,在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省区科学调度、精细运维,跨区跨省电力支援力度逐年加大。
银线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刚刚过去的2023年,宁夏累计组织外送交易335笔,全年外送电量达877亿千瓦时,位列国网各网省第五,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均得到了宁夏的外送支援。
要送电,更要送“绿电”。
2012年,国家批准宁夏建立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确保“双碳”目标实现,宁夏创新性实施“风光火”打捆外送,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逐年增长。
“外送电量中,新能源电量795亿千瓦时,占比达11.4%。到‘十四五’末宁夏至湖南电力外送通道建成后,这一比例还将大幅提升。”米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灵活开展能量换容量、弹性交易、新火打捆等交易,促进新能源外送消纳137亿千瓦时,将新能源外送配比提高至35%,确保新能源电量年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
在输“火电”向输“绿电”的一次次蜕变中,清洁能源被源源不断送向全国。
从传统运维到“机器代人”
即便“老天赏饭吃”,科技工作者依然没有松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贯彻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先后建成投运至山东、浙江两条电力外送“大动脉”,目前在建第三条至湖南电力的外送通道。为做好现有两条直流外送通道的精益化运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了科创中心及直流创新工作室,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运检的原动力。
铁塔巍峨,电线纵横,设备起落。
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母、全套防坠落脚钉绳索装置及相关智能平台软件系统,力推运维模式向“机器代人”转变,彰显着国网人的自主研发水平。
一方面“无中生有”,一方面巧借“东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同时,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摆在了同等重要位置。
2023年3月,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和宁夏超高压工程公司引进了声纹巡检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声纹巡检设备和声纹相机,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捕捉定位声波振动情况,可以精确定位架空线路上的放电点,让隐患无所遁形。”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无人机班班长白陆说。
这样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强力赋能带电作业跑出“加速度”,全力守牢直流通道“零跳闸”目标。
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
着眼于全国电力保供“一盘棋”,宁夏两条直流外送通道能量可用率、运行效率均居全国前列。
宁东—山东工程投运至今,全年能量利用小时常年保持在6000小时以上,平均能量利用率曾连续9年超过80%,位居全国首位。灵州—绍兴工程,全年能量利用小时数从2017年起一直就保持在6000小时以上,在迎峰度夏及迎峰度冬期间更是满功率运行。
如今,宁夏电力交易已从最初的山东、浙江两省扩展至上海、重庆、湖北等十几个省市,为保障华北、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自身新能源高质量就地消纳和大范围优化配置找到了出口。
“这就像一个杠杆,为经济建设撬动了更大利好。”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发展策划部主任赵小平感慨道。
据统计,山东、浙江两条外送通道有力推动了宁夏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当地创造各类经济效益超16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6万多个。
眼下,宁夏至湖南电力外送通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在赵小平看来,作为国家第一条以开发宁夏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必将为宁夏电网带来第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这条“空中高速路”建成后,宁夏预计年新增送电量400亿千瓦时,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
“希望能够更好助力自治区全方位推进增绿、减煤、降碳,闯出一条能源转型之路。”赵小平说。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