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2 02:07:48 来源: sp20241212
德曲源湿地,雨过天晴,彩虹半挂云边,黑颈鹤、赤麻鸭在岸边踱步。德曲源湿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距黄河上游约古宗列曲百余公里,长江源头的重要支流代曲河穿村而过。
这些天,麻秀村第一书记尕玛文秀和村里的党员、巡护队员们,一直没闲下来。尕玛文秀晒得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要把‘客人’招待好。”
尕玛文秀所说的“客人”,是每年迁徙到此的候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牧民当起生态管护员。“我们村巡护面积103万亩,有30名生态管护员,大家每天的任务是骑着马、摩托车去巡线。”尕玛文秀说。
30名生态管护员中有4名是党员,扎江就是其中一员。此前,扎江在巡护中发现了野牦牛、雪豹等动物的踪迹。唯一遗憾的是当时离得比较远,没能及时拍摄下来。尕玛文秀来之后,想办法筹措资金,为巡护队配备了两台专业相机。他对扎江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骑着摩托车跑一圈,还要注意观察和记录。”
现在,42岁的扎江装备升级,有了望远镜、单反相机。村里还计划购置一批红外相机,用于监测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记录雪线变化、观察出现的新物种、对已有记录的物种进行周期数据比对……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让生态管护员们越干越有劲。
近几年,麻秀村发生过多次救助羚羊、鹰隼的事情。生态管护员们认识不断加深:“生态管护员的职责,不仅是记录,更要做好科学救助,同时通过宣讲,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保护生态环境,要靠生态管护员的努力,更离不开牧区群众的参与。走进村里的科普馆,两间2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里展示内容丰富:一间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主题房内,德曲源湿地的动物照片悬挂在绿色背景墙上;另一间是植物标本馆,中间还有个沙盘,用于介绍德曲源湿地。
“我对‘守护’的理解越来越深。”多年来的边想边干,让尕玛文秀的认识更全面,“让守护麻秀草原在每个村民心中扎根。”入户宣讲当地的湿地保护政策、垃圾分类办法,也是尕玛文秀的重要工作。
“公路两旁、湿地里,是最容易出现垃圾的地方。”尕玛文秀牵头制定了《麻秀村垃圾分类评比办法》,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村民们逐渐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一口糌粑,一口肉干,由于地域面积大,“风餐露宿”是尕玛文秀等人的常态。尕玛文秀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热爱,需要思路、办法,更需要守望相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1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