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丨“希望帮助科特迪瓦早日实现水稻自给自足”——记中国援科专家助力当地水稻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5 04:13:05 来源: sp20240605

  新华社阿比让6月3日电 通讯丨“希望帮助科特迪瓦早日实现水稻自给自足”——记中国援科专家助力当地水稻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健

  在位于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的格格杜垦区,一片片新栽种的稻苗迎风舒展,种植户们三五成群地簇拥在几台崭新的农机周围,欣喜地交流着使用方法。

  5月31日,中科农业设备和稻种交接仪式在格格杜垦区举行。中国援科特迪瓦农业技术合作组组长郭长友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这次为科特迪瓦的水稻种植户带来了联合收割机、水稻精选机、小型碾米机、东方红拖拉机等先进农业设备,还有10吨稻种,希望助力科特迪瓦水稻行业发展,帮助科特迪瓦早日实现水稻自给自足。”

  格格杜垦区水稻农业协会主席阿兰表示,这批农机设备和稻种能够显著提高垦区种植户的生产效率,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给当地带来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这份珍贵的礼物。”

  阳光、温度、雨水是水稻种植的必要条件,科特迪瓦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设备,当地水稻亩产量一直不高。1997年,格格杜垦区迎来第一批中国农业技术合作组,他们指导和帮助当地种植户管理水稻,修缮和维护水利设施,培训水稻行业人才。

  经过近30年、11期中国援非农业专家的不懈努力,垦区水稻品种不断优化,品质越来越高,种植户收成也越来越好。如今的格格杜垦区不仅是中科两国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更是科特迪瓦全国闻名的水稻种植基地。

  据农业技术合作组专家张兢介绍,目前已培育出4个获得科特迪瓦官方认证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它们在产量、品质和口感上都较当地传统品种有着很大提升,其中品种C26每公顷产量可以达到7吨左右,已经在科特迪瓦全国广泛推广。新品种C10的认证也接近尾声,这一优质品种将在科特迪瓦大面积推广,让整个国家水稻行业受益。

  科特迪瓦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稻发展署署长雅各巴·登贝莱表示,科特迪瓦计划在2025年实现水稻自给自足,将精米产量提升到260万吨以上,而这一目标涉及水资源管理、种子供应、加工厂建设、稻米分配体系和农业机械化等多方面因素。

  “除(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之外,科特迪瓦还计划在2024年年底前,在全国建成7个种子生产中心。”登贝莱说。

  中国驻科特迪瓦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李成尧表示,中国和科特迪瓦在农业领域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中方愿支持科特迪瓦实现水稻自给自足,提高稻米产品加工能力。

(责编:刘叶婷、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