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滥用“国家安全”是全球发展与安全的毒药

发布时间:2024-12-23 07:08:18 来源: sp20241223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滥用“国家安全”是全球发展与安全的毒药

新华社记者樊宇

最近一段时间,美西方的“恐华症”又进入高发期。从新能源车到起重机,中国优势产品频频遭受无理打压,由头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威胁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已被一些国家滥用为无所不装的大筐,成为遏制他国优势发展的惯用套路。如此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行保护主义之实,无疑将加深世界裂痕,让全球陷入彼此割据对抗的“囚徒困境”。

美西方一些政客抹黑中国电动汽车、吊车、5G设备、APP等“妨碍安全”,既无一例事实,技术上也无据,不过是打压中国、滥施保护主义的“莫须有”借口罢了。说到5G设备,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经过多年审查,英国政府、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及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都没有发现华为存在所谓的“后门”。说到吊车,美国联邦层面一些政客似乎草木皆兵,州政府却并不买账。马里兰港口管理局执行官员说,巴尔的摩港购买的中国起重机“在组装和测试时从未发现任何问题”。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皮妮洛皮·库亚努·戈德伯格指出,美国“国家安全”的借口信手拈来,但无法验证。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国家安全”,不如说是为了维护其主导地位。

2023年1月11日,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3年1月11日,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滥用“国家安全”违背公平原则。德国政客限制华为的提议一出,就引发电信运营商强烈反对,警告德国可能因此出现四处移动的“网络黑洞”。业内人士估测,从德国现有的通信网络中排除华为设备不仅会带来数十亿欧元的额外成本,还将令德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倒退数年。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也招致不少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不满。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文指出,欧美国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行为自相矛盾,且“荒谬可笑”:一方面积极推动清洁能源部署,另一方面却设法阻止民众购买来自中国的“最实惠电动汽车”。实际上,中国对欧盟出口电动汽车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合资和外商独资品牌,这本质上是全球企业在中国市场合力作用的结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影响到这些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布局。

一些国家说中国的产品设备“不安全”时,他们大概忘了,中国人是否也应担心,这些国家的相关设备产品是否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特斯拉在中国满街跑,是否也在搜集中国的敏感数据?苹果手机在中国拥有过亿用户,是否中国用户的数据也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传回美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声称,“北京能让300万辆美国道路上行驶的中国汽车同时熄火”。那么,中国是不是也该担心华盛顿能让中国用户的上亿部苹果手机同时黑屏?如果说,这些设备也并不安全,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也需要采取对等的防范措施,最后相互脱钩,各求自保?按照西方这些国家的思维类推,信息化社会的数字技术产品是否都应该停留在国门以内,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也应就此归零呢?贸易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甚至武器化,只会阻碍各国创新和提升生产力,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滥用“国家安全”,滥施保护主义,无疑是全球发展和安全的“毒药”。

2023年12月22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工人在对出厂前的车辆进行漆面及门窗检测。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3年12月22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工人在对出厂前的车辆进行漆面及门窗检测。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走出“多输”困局必须超越零和思维,从共同做大蛋糕的角度来看,各自的成功能成为彼此的机遇。封闭保守不能带来发展繁荣,开放合作才会促成互利共赢。因为莫名的安全焦虑而打压别国、阻断合作、阻碍发展,动不动就“砌墙”,无法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壮大变强,只会作茧自缚,自绝于全球化的进步大潮。

(责编:苏缨翔、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