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3:34:15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社 上海11月7日电(任新月)开放创新在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推进企业发展中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潜能,让创新驱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11月6日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放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分论坛,政商学界中外嘉宾一道,深入探讨了“开放创新”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司长柯睿智认为,发展的核心是转型,它鼓励增长要素从低生产力部门转向高生产力部门。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和创新是突破低端价值链的一个关键。“创新和学习永远是发展的核心,也是转型背后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过去几十年,科学技术和创新是中国在结构型转型中成功的关键。”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才深以为然,“动车组就是开放创新的典型代表,有了跟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奇和日立这些代表性企业的合作,才有了中国高铁这样的高质量产品。”现在,中国中车已是世界级的轨道交通装备商,通过开放创新,中国中车成为高端市场的标准制定者。
据了解,中国中车在全球有118家机构,共18家海外研发中心,与美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高铁是观测中国开放创新成果的一个小切口,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柯睿智提到了一组数据,2012年,中国在研发支出的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9%,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2.65,去年中国的研发支出突破3万亿美元,研发人员数量超600万,同比2012年增加近一倍。
在美国3M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创新起到了关键“转折点”的作用。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告诉 中新社 记者,3M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只是一家矿业公司,经营着单一的采矿业务,在与汽车大厂的一次偶然合作中,3M发明了第一个专利产品——“砂纸”,从此开启了发明创作的致富之路。丁泓禹认为,当一个企业有创新文化时,这个文化就会自动推着企业不断朝创新方向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旭东认为,想要在实践中真正达到开放创新的目的,还面临着很多现实挑战。“现代社会最突出的特征是分工与合作,分工就是做每个人最擅长的事情,合作就是把每个人最擅长的事情聚合起来,形成好的产品和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各式各样的矛盾。”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提到了企业与高校在合作上遇到的矛盾,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科大讯飞与高校的关系天然亲近,但高校与企业拥有着两套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最初磨合阶段遇到许多困难。“在创新实践中,大学往往是从0做到1,而企业是从1做到100,大学会觉得我已经把0到1的过程做完了,1到100和我没关系,但对企业而言,你不和我交接好我如何从1走到100。”
科大讯飞针对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错位,设计多项衔接机制,例如把熟悉技术和产品的人员派往高校实验室,在创新从0快到1的时候做好接手准备,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在吴晓如看来,合作必然伴随着矛盾,认准了开放创新的发展思路,就要做好解决困难的准备。
开放创新也离不开政策的制度保障,政府如何营造开放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第一,推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先行先试,及时复制推广。第二,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发挥好进博会的平台作用。第三,深化数字、绿色等新兴领域的开放合作,与更多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理念,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潜能,释放发展动能,携手共建开放新生态。(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