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8:24:53 来源: sp20241221
于浩在训练自己的数字人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那一天,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屏幕上的妻子用不太标准的川普,笑着感谢大家来为她送行。她安慰大家不必太过悲伤,最后还特别叮嘱女儿,好好学习,有可能的话,希望她也能学医,继承自己未竟的理想。
那一刻,看着被AI“复活”的妻子,张元(化名)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AI复活亲人”业务在网上热度飙升。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有助疗愈失亲之痛、弥补未竟之憾;也有人觉得这是“在伤口上撒盐”,存在伦理与法律上的争议。
但在殡葬业人士眼中,“复活亲人”远非AI技术运用的终点,背后还藏着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数字“永生”。今后,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提前备份自己的人生,在数字世界实现生命数据的永恒留存。
一
“复活”亲人
打开购物网站,输入“复活亲人”,会跳出许多链接。只需一张逝去亲人的正面照片,花5元钱就能让人“动起来”,会眨眼、会微笑;花50元能让照片“开口说话”;花90元还能配上逝者原声。这项业务的搜索热度近期暴增600%。
“今天就有几十个人来咨询,生意太好,忙不过来。”“网络复生师”张伟(化名)认为,近期“复活亲人”的火爆,是热门事件与科技成熟推动的双重结果。
不久前,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复活”逝去的爱女包容,引发巨大关注,很多人因此了解到AI技术“复生逝者”的应用。
“有些人觉得有点怪,认为不符合传统观念,但也有很多人好奇,加上马上就是清明节,所以想尝试一下。”张伟说,他的客户对产品效果大多比较满意,其中不少人都是刚刚失去亲人,数字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亲之痛。
另一个原因,是近年AI技术高速发展,数字人制作成本大幅降低,曾经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才能做到的事,如今不到百元就能完成。这也让张伟这样的“网络复生师”成为一种新职业。
尽管如此,张伟对这一行的未来并不看好。“门槛太低了,软件操作其实很简单,竞争太激烈。”而且,通过基础软件“复生”的数字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人物表情僵硬,声音听上去没有感情,离“栩栩如生”还有一定距离。新鲜感过去后,有没有回头客要打一个问号。
“除此之外,这一行还有不少风险。主要是隐私和伦理,处理不好会遇到很大问题。”张伟认为,客户传来的照片涉及个人隐私,如何使用需要商家自律。但目前商家无法确定客户是否有照片使用权,以及生成数字人的用途。张伟担心如果这一技术被滥用,或有违道德伦理,或涉嫌违法犯罪,协助制作的商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
特殊告别
张元至今还记得,妻子临终前消瘦的样子,眼神中满是不舍,看着他默默流泪,却已说不出话来。
作为医生,妻子曾经治愈过许多病人,却没能救下自己。不到40岁就成为医院的骨干,妻子的敬业与医德有口皆碑,哪怕生命即将结束,她也决心要以医生的方式离开——捐献遗体,让三位病人因她获得新生。
感佩于这位英年早逝的女医生崇高品格和感人事迹,为她操办葬礼的福寿园提出,想为她制作一个纪念视频,在追思会上播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制作一个数字人,让她“亲口”向亲朋好友们告别,并留下最后嘱托。
对此,张元一开始是拒绝的。他一直无法接受妻子离开,怕看到妻子的数字人受到二次打击。念初中的女儿却劝说父亲,她想永远记得妈妈的样子,让大家知道妈妈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如果妈妈知道,她一定会支持。”
最终,张元被女儿说服了,提供了制作视频的资料和数据,包括妻子的照片、视频、语音信息等。对妻子最后的心愿与嘱托,他也尽量配合工作人员回忆。完成信息采集后,他忙着操办追思会,没特别在意这件事。直到那一天——
“看着视频中那熟悉的微表情和习惯动作,我突然觉得老婆就在眼前,她真的又回来了。”张元说,瞬间的心痛后,他感到心中那块被堵住的地方突然松动了,所有的情绪与悲伤得到释放,流下的泪水中更多的是感动。张先生确信,女儿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场告别弥补了不少遗憾,妻子的精神和期盼得以留存,会成为家庭的宝贵财富,不断传承下去。
“在那一刻,技术其实是次要的,核心是找到了可以触及人心最柔软一面的情感。”筹划这场葬礼的福寿云总经理汤旸认为,数字人技术在殡葬业的运用,不是为了炫技与煽情,而是帮助逝者家属更好地生活,让本无感情属性的人工智能,成为承载温情的容器。
三
数字殡葬
今年清明前夕,上海各大墓园大力推进节地生态葬,其中,包括运用AI技术的“数字葬”。2018年,福寿园上线数字化殡葬平台“福寿云”,今年推出了数字家祠、数字礼葬、数字礼祭、数字人模型等数字化服务。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实体墓地越来越稀缺,保存的逝者生命信息也很有限,因此AI技术、云技术、元宇宙一定是殡葬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范军认为,“复活亲人”近期备受关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殡葬行业十多年前的探索与思考。
“要弄清这件事的本质,要从人类殡葬行为的本源去理解。”范军认为,殡葬的核心目的,是留存信息,遗体代表着生物信息,而墓碑、墓志铭则蕴含着逝者的生命信息。“每个人都会死两次,第一次是失去生命,第二次是被人遗忘。”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这一观点,范军非常认可,以现在的科学技术,让人生命永存并不现实,但让人的生命信息被永恒保存,已经可以做到。而AI数字人技术在殡葬行业运用的终极目标,就是将逝者从形象到声音,再到记忆性格,甚至思维模式进行全方位的保留。“人类文明传续的模式,都可能因此而改变,未来人们也许可以实现与先人对话交流,他们的经验与思想,将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
范军表示,AI技术、云技术等在殡葬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已越来越多被运用到线下业务。“比如,吴孟超院士、著名媒体人曹景行的葬礼,都使用了数字人技术。传统墓地物理属性占80%,精神属性占20%,随着科技进步,这两个数据会发生逆转,今后殡葬业发展的方向,一定会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四
备份人生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类通过“数字生命计划”将意识转化为数据,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生。转移意识,在现阶段来看还太过玄幻,但依然有人探索另一种可行性——“备份人生”。
杭州拱墅区云家族科技有限公司前台,立着一台一人高的全息仓,一个数字人“看见”有人来访,主动打招呼:“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这位“前台”,就是这家公司CEO于浩的数字分身。通过AI训练,数字分身不仅在形象和声音上与“本尊”极为相似,更是保存了一部分他的记忆、思维模式甚至是口头禅,能够与人简单交流。
“本质上,它是我的一个备份,就像是孙悟空吹猴毛变出来的分身,可以帮我做各种事情。”于浩认为,外表、声音的复制如今很容易实现,难点在于保存记忆、思维模式、表达习惯、性格特征等,这是人们区分彼此的各种要素。
于浩和同事们将这些要素分为六个维度的模块,通过多个AI大模型分工协作模拟人的思维,并录入大量个人信息对AI进行训练。理论上,训练越充分,数字人和真人的相似度就越高,直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哪些人用得到数字分身?不久前,一位客户找到于浩,为了让父母排解寂寞,要求订购一个孙子的数字人陪爷爷奶奶聊天;还有一位客户,父亲被查出重病,可能只有不到两年的寿命,最近又开始健忘,于是希望“紧急抢救”父亲的形象与记忆,尽可能为家人多留下一些信息。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场景,是心理创伤疗愈,如果数字人使用得当,确实能帮助逝者家属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于浩说,制作殡葬场景的数字人时,他们会参考心理创伤疗愈师的建议,让数字人开导家属,帮助他们尽快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就对一家公司是否坚持科技向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需要政府部门严格监管,防止技术被滥用。”
今年清明,数字人概念火爆,公司也在上个月刚刚实现盈利。也许这波热度不会持续很久,但于浩对“备份人生”的前景充满信心。每天工作之余,于浩都会抽空完善自己的“人生手账”,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以及想让他人了解的信息,这些都将成为训练于浩数字分身的关键信息。“百年之后,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我的数字人会永远存在,后人可以和它聊天,从而了解我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
五
制度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为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数字人作为AI技术率先落地的重要使用场景,在法律与伦理上存在的争议,引起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合伙人刘春泉律师,曾担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将数字人技术运用于缅怀逝者、安抚人心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本人与家属授权。”刘春泉认为,如果有人擅自将逝者信息制作成数字人,甚至以此牟利,就可能触犯法律涉嫌侵权,即便逝者已经不享有民事主体的权利,其家属也可以依法维权。
这一新生事物带来的另一潜在风险,是存在公民信息被盗用的可能。刘春泉认为,任何视频、照片、语音都可能被用来制作数字人,如果被用于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不容忽视。“虽然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完全以假乱真,但说不定哪天就能实现突破,要未雨绸缪。”
刘春泉认为,对于规范AI数字人等新技术的使用,司法界早有研究讨论。“一方面要提醒公众注意个人数据信息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呼吁法律及时跟进,在问题出现之初,就完善相关规定,为技术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作为企业,也要前瞻性制定并遵循一定的技术协议,保证数字人可追溯可识别,具体实现路径,要由技术专家与法律专家共同讨论。”
这也是业内不少专家的共识。上海长三角智慧城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建平认为,制作数字人,特别是“复活”逝者的行为要谨慎。“用得好可以传承思想、抚慰人心,用不好就是伤口撒盐,带来纠纷与困扰。”沈建平指出,不久前有人擅自“复活”去世的明星,用于平台引流,给家属带来了伤害。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不久前上海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在获得家属授权后,利用数字人技术让一位71年前牺牲的烈士用乡音念出一封家书,社会反响非常好。”沈建平认为,AI和殡葬服务行业包括生命教育等,核心的结合点还是在文化传承上。“以这样的初心去进行‘人工智能+文化’的创新,可能会催生一种新的文化业态。”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