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3:19:15 来源: sp202501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进程既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实践,又不断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形成了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主题主线,教育引导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献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前景光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三者必然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这是爱国主义鲜活的、真实的体现。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精神力量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不仅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也留下了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不确定、难以预料的重大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艰难困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内国际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在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时,爱国主义最能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在应对改革发展稳定、意识形态安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时,爱国主义最能激发勇于斗争、把握主动的精神力量,形成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奋斗局面。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阴魂不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威胁国际秩序。爱国主义是我们抵御西方霸权和文化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重要精神武器。
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发展。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坚持自信自立又胸怀天下,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弘扬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要敢担当、有作为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为主题,教育广大学生主动承担起青年一代的使命任务,自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一是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来,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奋斗精神。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问题建设思政课程群,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把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生动鲜活地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构建并完善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功能,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让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高校要着力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要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编写爱国主义系列教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推出精品教材,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有声有势有氛围地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
三是注重发挥文化浸润作用陶冶爱国品格。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爱国情怀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文化浸润作用,做好开学和毕业典礼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发扬高校的优良传统,如南开大学发扬话剧文化传统,创排《周恩来回南开》《杨石先》《诗教绵绵》等系列爱国主义原创精品话剧,大力传承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使之内化为面向新时代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行动。
四是在报国实践中强化爱国情怀养成。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最终应该体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南开大学要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知中国、服务中国”,自觉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如围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到全国各地建设乡村工作站,组建师生实践团队赴乡村一线,发挥专业优势设计、开展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切实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开大学时亲切勉励师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作者:杨庆山、陈雨露,分别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