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认识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2-24 10:34:43 来源: sp20241224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改进了劳动工具,给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抓住这个机遇,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显著特点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助于我们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彰显出巨大的体制优势。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进一步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一些重要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深刻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深刻认识到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从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强市场监管,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当前,面对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问题,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有利于以国内经济的循环畅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开放合作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0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