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1:44:35 来源: sp20241221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历史,江苏是拥有大运河沿线遗产资源最多的省份,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遗产河段长度325公里,均占全线三分之一。
看担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省份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江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推出《水龙吟·大运河江苏段》短视频,特邀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灿铭为片头题字。正片集结大运河江苏段“朋友圈”10项文旅资源,从白蛇传说、惠山泥人、宋锦织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到寒山寺、扬州园林等知名景区,“诗和远方”于此相会。古风原创歌曲由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蔡婧、昆剧院“昆五代”小生宋博凡联袂演绎,其唱词套用传统词牌“水龙吟”。视觉画面则将微观置景和实景画面相融合,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白蛇传传奇故事,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0年前的今天,由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梦圆多哈。其中,扬州境内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国运河城市之首。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千多年前,张若虚看着运河的波澜,写下这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大运河是这样一条诗词之河、文化之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钟声也响彻千载,回荡在后人的心头。
墙里秋千墙外道,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曾沿着运河长江之水,十余次来往江苏,见证了运河文脉的源远流长。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古典园林,是文人士大夫心中的“桃花源”。
“吴城邗,沟通江淮。” 扬州,一座与运河同龄的城市。2011年,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其中3个项目来自江苏,分别是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已经连续举办五年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成为传播运河文化、展示运河带来美好生活的品牌载体。运博会吉祥物“团团”“和和”,采用无锡惠山泥人技艺制作而成,展现了独具魅力的非遗特色。
作为黄金水道的大运河,见证了千百年来物资的交流、人员的交往和文化的交融。“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丝绸重镇姑苏城,从华美坚柔的宋锦,到浑朴高雅的缂丝,成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锦绣丝韵,泽被万方。
扬州漆器,是运河文化南北兼容的一个象征。它既有南派漆器的精致技艺,又有北派漆器的雄浑博大,早在唐代就被作为贡品沿着运河送往长安,鉴真东渡日本时也带去了扬州的漆器髹饰技艺。
水韵悠悠,龙行千里,吟咏不绝。运载千秋今更好,锦帆明日向天涯。2021年6月,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纳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标志着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全覆盖省份。三年来,打造了多个“唯一”和“第一”。未来,鱼跃龙腾,天门碧波。我们将持续高位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江苏标识。(我苏客户端)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