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进乡村(帮扶县驻村手记)

发布时间:2024-11-27 19:00:31 来源: sp20241127

  清晨的阳光照进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付家店满族乡北店子村,67岁的村民白凤英喂完鸭子,直奔村里的老年大学;学校教室不大,3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

  “这里的课,一次没落。”白凤英笑着说,“年纪大了,还能上‘大学’培养兴趣爱好,可得珍惜机会。”

  白凤英说的“大学”是滦平县老年大学北店子村分校,每周上一次课。学生中既有附近产业园区的工人,也有村里的老人,年纪最大的已75岁。

  “滦平县共有6所老年大学,村级老年大学就这一所,这也是承德市唯一一所村级老年大学。”北店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印说。

  村里办老年大学不容易,场地、教师等各方面都得想办法,为啥还要办?“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王国印说,村里老年人不少,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王国印提出开设老年大学,很快得到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积极响应,找好了场地、打扫了卫生、招来了学员……

  老师从哪来?北店子村小学教师田云听到消息,主动报名来讲课,并兼任老年大学班主任,“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能借助这个平台传播知识,我很乐意。”现在,除她之外,还有付家店满族乡中心校的3名老师在这里兼职。

  设施和人员到位后,把课上好成为重点。村里经过调研,为老年大学设置了老年心理健康、文史知识、休闲健身舞蹈等5门课程。王国印主讲的文史知识课备受欢迎,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教案,上面写满了备课记录,“老人们特别爱听当地的红色历史。”

  “村里有些年轻的夫妻出去打工了,一些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养育。”田云了解这一情况后,开设了家庭教育课程,“怎样做好隔代教育,怎样引导孩子积极健康生活,老人们对这些内容很上心。”

  给老年人上课,还要讲得通俗。“起初,有老师讲民法典,大家对法条没啥兴趣。”王国印说,学校专门召开座谈会,讨论教学模式,更改教学风格,从老百姓身边的案例讲起,内容贴近生活,老人们一下子来了兴趣。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开设老年大学后,村民学知识、懂礼仪,村里的风气更好了。”王国印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丰富教学内容,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把老年教育融入老年人生活,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付家店满族乡党委书记赵宝才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06 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