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6:53:06 来源: sp20250105
“很开心,今天可以做检查了!”麦太太欣喜地说。陪在她身旁的丈夫也面露喜色。
香港居民麦太太于数年前开始受坐骨神经痛困扰,并在位于九龙的伊利沙伯医院就医。最近她腰部痛楚加剧,还感到双腿麻痹。医生建议她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给她排期到2025年。
香港公立医院服务资源紧张,部分像麦太太这样的非紧急病人,往往需轮候很长时间才有机会接受检查。今年4月,香港医院管理局在“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推出“日间放射诊断服务先导计划”,帮助纾缓这种情况。截至10月底,该计划已服务超过5700个案例,麦太太正是受惠者之一。
应急医院转型助力放射诊断
新冠疫情期间,中央政府于香港落马洲河套区援建应急医院,命名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于2022年12月30日交付香港特区政府。随着香港社会逐步复常,香港医管局在应急医院提供日间医院服务,通过“日间放射诊断服务先导计划”,有效运用资源,配合香港公营医疗服务需求。
“应急医院的诞生和转型,让我们有机会处理病人长时间轮候检查等问题。”香港医管局新界东医院联网临床服务统筹冼艺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急医院有很多很好的设备,医管局可以善用它们来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
冼艺泉说,医管局一直想就相关服务推行日间医疗模式,可是讨论多年未能成事,主要因为公营医疗机构已经很繁忙,腾不出空间。应急医院正好带来契机,让日间医疗模式得以启动,并起到分流作用,减轻公立医院压力。现在病人可以通过先导计划在应急医院接受电脑扫描(CT)和核磁共振诊断服务。
在先导计划推行初期,应急医院主要服务新界东和新界西两个医院联网转介的病人。由于市民反应正面,目前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港所有公立医院的病人。先导计划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年龄介于12岁至80岁,非紧急、情况稳定和行动自如的非住院病人。医护人员会向合适的病人发出邀请,病人自行决定是否参与计划。
先导计划深受病人赞赏,香港医管局放射科统筹委员会主席李醒芬相信这跟医院的运作模式有关。李醒芬介绍,大部分提供放射科服务的公立医院都设有急症室,有可能出现无法预计的急症,令原本预约了检查的市民受影响;而应急医院只提供检查服务,时间安排都在预计之内,更便利市民获取所需服务。
病人候检时间大幅缩短
香港医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应急医院已累计服务先导计划5746个案例,其中包括4277个电脑扫描和1469个核磁共振扫描案例。
“市民反应不错,我们估计到今年底可以处理大约1万个案例,远超我们在年初预估的大约7000个案例的目标。”李醒芬告诉记者,预计到明年3月底,有关数字能达到1.3万左右。
目前,应急医院的服务范围包括提供脑部、鼻窦、眼眶、胸腔、腹部等部位电脑扫描造影检查,以及脊柱和不同关节核磁共振造影检查。李醒芬介绍,现在大部分在应急医院检查的案例都不涉及注射显影药,风险相对较低。应急医院在过去半年运作畅顺,大家的信心随之日渐增强,医院将于12月逐步增加显影电脑扫描造影检查以及开展超声造影服务。
在过去半年,参加先导计划的病人轮候检查的时间大幅减少。李醒芬说,香港公立医院轮候电脑扫描检查时间的中位数一般是120多个星期,病人参加先导计划之后轮候时间压缩到38个星期左右;轮候核磁共振检查的时间,则由120多个星期压缩到50个星期以内。
63岁的简先生是玛丽医院的病人,需定期进行电脑扫描检查,下一次检查时间排在2027年。最近,简先生获医护人员邀请参加先导计划到应急医院做检查,他欣然接受。
“如果病情有变化可以早点知道,及早治疗,这对病人来说是好事。”简先生说。
善用资源贴心服务受赞许
记者在应急医院观察发现,医院环境舒适宽敞。采访当天,等候区有十多位病人及其家属。香港医管局工作人员向病人发放号码牌,为他们做好登记,安排顺次到检查区进行检查。
检查室里设有先进仪器,房间天花板的设计也别具心思:蓝天白云的图案,令病人躺下做检查时犹如仰望晴空,有助于放松心情。
考虑到应急医院地点较远,香港医管局在上水站、元朗站和兆康站这三个位于新界的港铁站出口安排了免费接驳巴士服务,车程大约15分钟。“病人花一个上午就能完成检查。”冼艺泉说。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梁熙一直关注香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他表示,香港医管局善用中央援港设施,灵活变通,值得一赞。
“这种日间检查模式有助降低传染病交叉传播的风险,同时纾缓公立医院的压力,值得继续好好推广。”梁熙说。
“赞!”“安排好!”……自应急医院开始为香港市民提供放射诊断以来,不少市民填写赞赏卡,赞扬医院服务,表达感激之情。
(责编:王禹蘅、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