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衷中参西 中医专家获得新成果助国人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发布时间:2024-11-16 10:38:33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上海3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多发、严重的代谢性骨病。记者15日获悉,中国专家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指导,利用大型队列数据,结合表型组学策略,率先鉴定出了骨质疏松症( OP)临床分子分型,该研究还发现了主导OP发生发展的新型标志物。

  这项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带领团队,历时5年主导的单中心多组学OP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杂志Cell Discovery上发表。国医大师施杞教授指出,这项研究从中医阴阳观、整体观、恒动论等理论和思想出发,利用大型队列、基因和表型组学、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方法,系统性、长时段研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类学,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3年,王拥军教授团队基于22018例全国多中心OP人群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国,45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的中老年人群中,OP的标化患病率达到33.49%。据悉,在现行的OP临床诊断中,双能X线检查(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在评估其骨折风险时,现有OP诊断标准过于宽泛。

  研究团队构建了OP的三观全景式图谱,详细展示了OP在各个尺度的病理表现。利用先进的算法、经过仔细观察、结合中医阴阳表型组学思维模式,研究人员确定了OP“临床干预相关的亚型”:对钙制剂使用敏感骨密度获益高的为CIS1型,即阳型;对钙制剂使用不敏感获益不显著的为CIS2型,即阴型。研究团队进一步解释其背后的机制基础。

  该研究还发现了主导OP发生发展的新型标志物( M3S),利用M3S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其预测OP的准确率达到81.9%,预测骨折的精度达到73%。施杞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症阴、阳分子分型的建立充分拓展了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肾阴、肾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用国际化、现代化的语言和知识解释中医。

  在采访中,王拥军教授坦言,OP的金标准诊断严重依赖DXA,但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基层、世界不发达地区(如非洲地区等)仍然没有条件或足够财力将做DXA的昂贵医疗设备纳入常规检查。患者往往骨折后才治疗,错失早诊早治的时间窗。这位专家表示,这项研究有望开发出血液预警诊断试剂盒,实现“一滴血防OP”“一滴血防骨折”的目标,助力建设OP精准诊治体系;临床骨科、内分泌、老年科等相关科室和病房也可以根据阳型和阴型OP进行精准分类管理和精准治疗。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项研究后续还能够告诉大家哪些人适合吃钙片,哪些人不适合;对于不适合的人群,团队已经在开发相应中药制剂。(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