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9:09:03 来源: sp202411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民族村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空间和历史见证。为进一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做好民族村寨工作,推动民族村寨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今年,国家民委印发工作通知,组织开展和美村寨建设行动。
塑造村寨和合之美
热情的村民身着民族服饰伴随悠扬的音乐载歌载舞,三五成群的游客时而乘游船惬意地吹风,时而在广阔的稻田中感受自然气息……随着黑龙江旅游热度不减,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朝鲜族乡中兴村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行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民族风味餐厅和主题民宿,不时有穿着民族服饰的游客在拍照留念。在村内的亲子互动娱乐区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体验各种娱乐项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村子离市区很近,交通便利,我经常带家人到这里游玩,感受田园风光。”游客张迎汉说。
中兴村将朝鲜族文化与乡村民俗深度融合,走出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新路子。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葛瑞发介绍,中兴村通过加快实施环境提升、旅游带动、产业富民3项举措,推进村企合作、项目融合、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规划建设汽车营地、民俗风情园、民宿康养产业园和绿稻公园等,年均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成为当地闻名的“微度假”新地标。
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朝鲜族乡中兴村。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如今,全国各地民族村寨通过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塑造村寨和合之美。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举办首届民族趣味运动会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找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丰富旅游业态、体验场景和互动环节,提升游客体验感,使游客在观光旅游、风俗体验中增进交流互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把中星村的民俗游、燎原村的农耕游等景区串珠成链,推出民族风情游、青少年研学游、休闲度假游等8条旅游线路,用好文创产品、文艺作品、非遗资源、研学资源等,丰富完善讲解词及说明等,讲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提升村寨宜居之美
彩虹路、幸福亭、空中花园走廊……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满镇曼烈村小组,村庄“颜值”的提升以及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处处可见。在曼烈村小组的寨门口便能看到人行道、花池,道路侧面以及村寨内设置了春节、国庆节等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村民把这条路称为“彩虹路”,寓意着美好生活由此开始。
云南省勐腊县勐满镇曼烈村门口。图片来源:勐腊县融媒体中心除了彩虹路,门球场、气排球场、陀螺场和民族舞台丰富着村民们的生活;悬挂在房屋前的国旗在边境村寨高高飘扬,不断增强边境群众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一个个节日主题活动让村民们在文化氛围中安居乐业、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维护好民族团结;幸福亭、和谐亭、同心亭、感恩亭,寓意着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开创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空中花园”融入了民族团结、精神文明、乡村振兴等宣传标语。近年来,曼烈村小组在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机制、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提升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在“美起来”“富起来”的发展道路中越来越好,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全国各地民族村寨增强规划引领效能,优化村寨公共服务配置,提升村寨宜居之美。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天堂村通过优化村寨整体布局,合理划分居住、生产和公共服务空间,提升居住舒适性、生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可及性;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黄金村通过发展茶旅结合、产业互融、文旅共建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打造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各地游客共享共乐的交流活动。
彰显村寨宜业之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梦呜苗寨依水而建,传统的干栏式建筑上灯光辉映,风雨长廊、鼓楼、芦笙坪分布在稻田和树林间,民族风情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我们梦呜苗寨是易地扶贫搬迁重新修建的村寨,村民来自杆洞锦洞村、安陲吉曼村和大伞村等地,他们之中有汉族、苗族、侗族、壮族、瑶族。近年来,村寨通过创新‘旅游综合服务+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加坡会、打油茶、唱苗歌等联谊活动,领略民族风情、感受团结氛围、增进彼此了解,既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还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2023年全村人均月收入3000元。”梦呜苗寨党支部书记潘桂先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梦呜苗寨。图片来源:融水县文体广旅局据统计,从2019年8月1日开业至今,梦呜苗寨共接待游客12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6000万元,旅游业带动周边乡镇人员到苗寨就业,各族群众逐渐形成经济相互依赖、感情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在梦呜苗寨里,引人注目的还有各类非遗印记,村寨建立了芦笙制作传承室、民族银饰非遗体验馆、火塘文化体验楼等10余家非遗技艺体验馆和民族文化体验馆,将民族传统文化节目纳入游客互动活动中,游客在吃、穿、用、住、玩中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如今,全国各地民族村寨增强村寨发展能力,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以彰显村寨宜业之美。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洞头村依托村寨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修缮开发民族古民居366间,挖掘培育24项非遗项目,积极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上寨通过加强数字化传承和保护,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和集中展示村寨的村史村容村貌、特色民居和文化遗存,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怎样一步步变为现实。
守护村寨生态之美
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两旁盛开的花朵,规划整齐的维护广场,三五成群的村民……走进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建国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新农村的图景。近年来,建国村坚持以“满情田园”为主题,打造成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宜居村寨。
建国村党支部书记孙国柱介绍,建国村非常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硬化村屯道路30余公里,植树4万棵,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为村民们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国村还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了村支委包片、村屯长包屯、村党员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监督农户落实“门前三包”,提升各族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全国各地民族村寨营造清新人居环境,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守护村寨生态之美。
大均村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大均乡人民政府 供图)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大均村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支持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有机食品生产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并着力打造绿色产品标识等,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张元村加强古树名木抢救保护,打造一批绿色村庄、美丽村寨。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安宁宁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