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7:24:00 来源: sp20241117
【聚焦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张 晔
近日,记者走进苏州市相城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发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陆军领衔的团队,正面向100+比特量子计算机开展技术攻关。
在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实验室内,3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持续运行,10多名年轻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调试和运算。“我们一方面不断提升加工工艺和测控技术,研制下一代量子计算机;另一方面加快建设‘量子—电子混合算力网’,支撑江苏做优做大做强算力产业。”创新中心高级专家程启月教授介绍。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相城区依托长三角广阔的制造业发展腹地,瞄准“创造”与“制造”的中间环节,引进建设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综合体、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更多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前瞻科技项目
数字经济时代,得算力者得天下。当各地都在抢抓电子计算机算力风口时,相城区却没有走寻常路。
2021年12月,创新中心落地相城;2022年8月,开始搭建实验室。短短一年多时间,创新中心就攻克量子计算机的全套技术、工程难题,目前已经完成2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创新中心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由显示控制系统、微波测量系统、低温环境系统等部分组成,目前能够实现高保真度的单量子比特门和双量子比特门操纵,能够演示小规模的典型量子算法,并提供图形化人机交互用户开发界面。
“我们突破了微波测控、低温制冷、低温器件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正在构建包含工业软件、公共基准、工业母机、验证样机、科学研究、工程研制,以及产品、市场在内的量子计算机产业体系。”创新中心张祥博士介绍。
目前,创新中心已在金融安全、生物医药、新材料分析等领域开展应用场景探索,发挥量子并行计算的优越性,解决经典计算难以解决的、复杂的算力问题,相城区也在规划打造量子科技产业园,未来有望成为产业发展“加速器”。
相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城区着力打造一批高势能科创平台,以平台牵引作为科技策源,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目前该区已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200余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源。
瞄准科技前沿原创成果加快产出
记者在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院”)见到马毅时,他刚从武汉回来。作为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亲自去武汉某大学调试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显微CT。
3年前的马毅,身份与现在相反,也是显微CT用户,但使用的是进口设备。
国内科研和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科学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国外仪器价格昂贵、无法定制功能,为什么我们造不出来?”马毅等几位高校科研工作者一商量,决定组建团队自主研发。
在项目负责人范国华教授的带领下,他们成功研发出高性能显微CT、智能工业CT、多场景CT原位成像台等多款三维成像设备。“只要把材料样品放进去,就能以亚微米级别的分辨率重构样品的三维结构,还可以自动分析样品缺陷。”马毅说。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担任院长的长三院,已集聚人才600余名,围绕关键结构材料、材料成型加工、科学仪器开发等领域,采用“拨投结合”新模式,实施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与长三角区域材料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近100家,协助企业达成技术合作约250项。
在长三院的旗帜效应下,相城区已集聚先进材料企业695家,2023年1月—11月全区先进材料产业销售收入832.5亿元、同比增长4.0%,净入库税收26.4亿元、同比增长50%。
近年来,相城区坚持“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将科研平台高势能转化为科技企业强动能。2022年,相城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2.64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0.4%。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