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1:18:22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高凯)“‘心无界,境自远’,‘境’,既寓意舞台营造的短暂梦境,也是艺术与现实互文的共鸣心境,更是全球戏剧人面临的共通境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如此为正在北京进行的“戏剧新境——国际戏剧交流研讨会”释题。
18日、19日,此次国际戏剧交流研讨会于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期间举办,以“戏剧新境”为主题,汇聚中国、法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波兰、意大利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的戏剧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戏剧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剧协驻会副主席、国际剧协副主席陈涌泉在论坛上表示,戏剧艺术薪火相传,自其诞生之初,便肩负起沟通人心、交融文化的神圣使命。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展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讲述着全人类共通的故事。
冯远征当日表示,艺术无边境,为加强交流合作,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进一步拓展国际戏剧合作形式,如重启邀请国际知名导演赴北京人艺创排剧目的传统。同时推进戏剧节委约创作机制,为邀请展丰富剧目供给的同时,也在深入的创作过程中,加深中外艺术家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法兰西喜剧院携莫里哀戏剧《司卡班的诡计》参加此次邀请展,法兰西喜剧院剧目制作部副总监巴蒂斯特·马尼埃在研讨会上谈到传统与现代的话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过去给予我们的能量,它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作为我们的出发点不断向未来前进”,所以法兰西喜剧院一直处于一种现代和过去的张力之中。
巴蒂斯特·马尼埃透露,“我们希望能够由法兰西喜剧院修建一座新的剧场,举办每年的戏剧季,来迎接欧洲、亚洲或者是世界其他地方的院团”。“我们也非常欢迎将外国的优秀剧目翻译成法语,成为法国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
波兰杨·科哈诺夫斯基剧院院长诺伯特·拉科夫斯基认为,国际交流合作对于戏剧艺术大有裨益,能够交换不同国家之间的能量,交换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取长补短。
从创作到演出,戏剧艺术的国际交流不断密集加深,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者随之面对艺术的共性和差异性的问题,面临着既要保持艺术作品的文化真实和艺术性,又要被不同背景的国际观众所理解和欣赏的多重挑战。
濮存昕在自己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古今中外的众多舞台形象,这位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亦曾经多次率剧目到境外演出。谈及话剧在国际交流中的翻译问题,他当日表示,不同语言在节奏和表达上都有各自特点,不论是以字幕形式还是同声形式,舞台表演中想要达到翻译后的原汁原味都殊为不易。他认为,应竭力做到简练的基础上,不伤害经典的台词风格、语言风格,同时要让观众尽快和表演同步,“这是剧场性,是我们想解决的课题”。
关于如何对外国经典作品做好本土化改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唐烨表示,最重要的是创作者在选择改编对象时有没有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在这个思考和确认的过程中本土化已经开始了。
香港话剧团行政总监梁子麒认为,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文化去理解相关作品,真正做到这一点,“你演出来的其实就带有你本身的文化DNA在里面”。
对此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制作经理杨彬表示赞同,“因为我们的文化很丰厚,把自己的故事、把自己生活里领略到的东西放在剧场里做创作再提升,就肯定可以跟现在的观众连接”。(完) 【编辑: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