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张君奇:揭秘青藏高原“三教并存”古建群

发布时间:2024-12-16 03:53:09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社 西宁10月30日电 题:揭秘青藏高原“三教并存”古建群

  ——专访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张君奇

  作者 祁增蓓 潘雨洁

  始建于明代的青海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是青藏高原少有的集“儒、释、道”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这座建筑群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儒、释、道”三教为何能在此相依并存?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张君奇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给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从明代开始修建起,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可谓历经沧桑,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张君奇:贵德最早纳入中原版图是在汉代,西汉河关县、东晋浇河郡都是指贵德地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贵德曾被羌、吐谷浑、吐蕃和中原交替控制。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朝廷调集军民修筑贵德古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贵德玉皇阁建成。在清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先后历经扩建、焚毁、重修。进入近现代,古建筑群中的玉皇阁、文庙、关岳庙被改用,部分殿宇被拆,所幸主要建筑殿堂基本得以保存。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政府拨款和当地民众募捐进行维修,这片规模宏大、饱经沧桑的古建筑群得以留存。

航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岸畔的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马铭言 摄

   中新社 记者:为何说古建筑群诠释了“三教并存”及多元民族文化?

  张君奇:作为整体建筑群之首的玉皇阁是典型的道家宫观,建上、中、下三层楼阁,分奉“天、地、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建筑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庙是该古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大成殿供奉儒家先师孔子,是历来文人祭孔和集会的场所;关岳庙属于道教庙宇,是军旅戍边将士拜谒之地。由于黄河天堑的存在,贵德历来是军事要地,到贵德来做官的大多是武将;玉皇阁东侧的大佛寺则为佛教寺院。“儒、释、道”三教各有庙宇和围墙,但和睦地处于整体的建筑群中。

  以建造过程和风格元素来看,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的建筑技法兼收并蓄,多地、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其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的建造工匠大多出自本地,被称为“木工掌尺”,意为既进行建筑设计也主持建造的工匠,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形成了贵德甚至青海建筑建造的一些规制及青海东部的地方建筑风格。

  同时也受到中原建筑风格影响,玉皇阁修建所使用的榫卯结构技法传自陕西、山西。传统中国古建筑中的单檐歇山顶、硬山顶,也都在贵德庙宇中有所体现。

  此外,关岳庙虽属道教庙宇,其过厅却是由甘肃临夏白塔寺地区的工匠建造,当时匠人们经常往来流动,对藏式和汉式建筑都比较熟悉。青海东部其他地区的古建筑,比如青海湟源城隍庙的山门、青海平安洪水泉清真寺的礼拜殿檐柱头,都同样带有藏式建筑的痕迹。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岸畔的文庙。马铭言 摄

   中新社 记者:“三教并存”所代表的多元文化,为何在这座青藏高原东部的小城中存续?

  张君奇: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中的“三教并存”是自然形成的,当地自汉代起受到中原文化影响,民风淳朴、包容性强,每逢农历新年,民众去庙里拜谒,既去玉皇阁、孔庙,也去大佛寺和其他藏传佛教寺院。再比如,如今贵德地区有大大小小的文昌庙17座,其中,河西文昌庙70%以上的参拜者都是藏族,“文昌”虽是道教之神,但也有藏族信众,且非常虔诚。

  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在贵德,是因为它处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在漫长历史中,包含贵德在内的青藏高原东部河湟地区,历来是节制西域、怀柔蒙藏、拱卫三秦的战略要地。河湟文化便以中原文化为主脉,不断吸收融合游牧和西域文化,形成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形态,它代表着青藏高原上既具多元文化特色又具民族特色的区域,同时也成为黄河流域四大文化之一,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继承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岸畔的玉皇阁。马铭言 摄

   中新社 记者:除了官方建造,这种融合是否也在民居建筑中有所体现?

  张君奇:工匠既建造庙宇,也建造民居。相对而言,庙宇一般是重檐歇山顶、单檐歇山顶的瓦顶,民居基本上是平顶建筑,但在风格元素上不乏相似之处。

  例如建筑中的木雕图案,汉式古建筑中常用的装饰题材是“暗八仙”,即传说中八仙所用的法器;在贵德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中,也大量出现青海民居的“正房”檐前木雕装饰。其原因可能是从明清起山西、陕西客商来此经商、定居,带来一些建造庙宇的工匠,将中原的建造及雕刻技艺传播到青海。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岸畔的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内的关帝庙青砖照壁局部。马铭言 摄

   中新社 记者:国内外还存在哪些多元文化相融的古建筑?这些建筑传递出怎样的文化信号?

  张君奇:这种融合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建筑在青海东部较多见,往西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单一或两种民族建筑风格并存的庙宇较常见,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建筑群相对少。

  在海外,比如日本奈良东大寺和青海省东部的瞿昙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有重檐庑殿顶和斗拱结构,东大寺的大殿和瞿昙寺的隆国殿及两者的抄手斜廊也十分相似。

  唐朝强盛之时,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国向大唐派遣使者,这些遣唐使相当于现在的留学生,在长安学习、参观,再把学到的经验带回去。如今在这些国家会看到很多中国式古建筑,东大寺就修建于唐代,而瞿昙寺隆国殿是以故宫太和殿前身明代奉天殿为蓝本建成的,延续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

航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岸畔的玉皇阁。马铭言 摄

  此外,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主持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虽在之后的镰仓时代和江户时代均有修缮,但依然极具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特别是其大殿,和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非常相似。

  中国古建筑被称为“东方建筑体系”,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内涵广泛而深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思想文化。儒家建筑传递“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教建筑教育人们行好事、敬自然,佛教则是悲悯众生,讲究“善”字。各宗教文化思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

  受访者简介:

  张君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古建专家,2007年入选《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长期从事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曾经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都瞿昙寺、贵德玉皇阁及文庙、同仁隆务寺的全面维修工程,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和玉树桑周寺维修方案的评审工作。著有《青海古建筑论谈》《青海古建筑图论》《青海古建筑设计制图》《河湟古建筑艺术》等。发表《青海名刹瞿昙寺》《塔尔寺大金瓦殿建筑结构与装饰》等17篇学术论文。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