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5:27:19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北京11月21日电 题:8名藏族患者在北京接受免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
作者 朱贺
21日15时,16岁藏族女孩泽巴永宗的哥哥贡布邓珠告诉 中新网 记者,妹妹当天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的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已顺利完成,三到四天后,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下床行走。7个小时前,扎着两只麻花辫的泽巴永宗躺在病床上,要进手术室时,贡布邓珠帮她将额角的头发掖进手术帽中。
11月21日上午,扎着两只麻花辫的泽巴永宗即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要进手术室时,哥哥贡布邓珠帮她将额角的头发掖进手术帽中。 中新网 记者 朱贺 摄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是该院骨科主任李淳德,他从手术台上下来稍作休息,便接着为侧弯程度更严重的患者扎西曲培和达瓦扎西进行头盆环牵引手术。两个男孩和泽巴永宗一样来自西藏昌都,也一样经“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来北京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20日下午,李淳德与团队医生围坐在会议室中讨论手术方案。X光片显示,三位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不一。泽巴永宗的背部弯曲呈“S”状,像佝偻着的老年人。李淳德说,这是脊柱矫形手术的典型案例,难度不算大,手术不仅帮助患者改善外貌,更出于健康角度考虑。
11月20日下午,李淳德与团队医生围坐在会议室中讨论手术方案。 中新网 记者 朱贺 摄他介绍,许多脊柱侧弯患者正值青春期,出于对美的追求常感到自卑,严重时还会出现抑郁情绪。若不及时矫正,患者脊柱弯度越来越大,肺部空间压缩、肺活量减少,随年纪增长将影响肺功能。
达瓦扎西的脊柱弯成“几”字状,肺部已受挤压,无疑最为严重;加之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其骨骼成熟度比同龄人高,柔韧性较差,也为手术增加难度。李淳德敲定手术方案,需先予以头盆环牵引手术治疗,再进行矫形手术。
11月21日,藏族女孩泽巴永宗在北京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前,医务人员为其核对信息。 中新网 记者 朱贺 摄从事脊柱矫形手术已近30年,李淳德是国内较早涉足相关领域的医疗人员,彼时,由于设备不完备、技术不成熟,脊柱矫形尚属高难度手术。如今随着透视床、辅助导航等设备引入,帮助医生在术中精准定位、高效置钉,更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医务人员也越来越有勇气“攀登这类手术的高峰”。
除了见证技术进步,多次参与对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患者检查救治工作的李淳德还观察到,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公益事业发展,近年有越来越多患者像泽巴永宗一样受到社会关注,顺利接受手术并痊愈。
7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同心·共铸中国心”2023西藏昌都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包括李淳德在内的500多位北京专家在昌都开展了为期8天的公益手术筛查、义诊巡诊、学术讲座、健康科普及捐赠药物等活动,共义诊52661人。泽巴永宗、扎西曲培和达瓦扎西等8位脊柱侧弯患者被筛查出来,四个月后抵京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孩子们始终是笑眯眯的、阳光的,即使掉眼泪,眼中也透着微笑。”李淳德说,尽管相处短暂,但他在这些藏族患者身上感受到乐观的力量,心中很温暖。
李淳德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已有十多年,在其带动下,身边的医生也逐渐加入其中,到偏远地区为患者义诊。今年,他被聘为项目的骨科专家委员会主席,为义诊筛查出的患者作系统诊疗。他更期待推进与西藏医院的合作,引先进的手术设备入藏,让西藏的患者不出当地就可以接受手术。
走进病房,9岁的扎西曲培穿着一双新皮鞋跑来跑去,他对记者说,鞋子是舅舅为了他来北京看病专门买的。泽巴永宗则稍显羞涩,和陌生人说话时常常捂住半边脸,露出清澈的眼神。她向记者展示家乡昌都市卡若区芒达乡莫堆村的风景,照片上绿草如茵,黄色、白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她说,长大后想做一名藏语文教师,“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来北京前,25岁的达瓦扎西最远只去过姐姐所在的城市四川成都。手术结束后,他最想去的地方也是那里,“环境好,生活起来很舒服”。达瓦扎西想在当地开一家饭馆,为往来食客奉上他最擅长的牦牛肉和羊肉馅包子。
作为患者的资助方之一,启明星辰基金会今年与“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共同开展高原脊柱健康关爱行动。该基金会工作人员说,希望每一位脊柱侧弯患者都有机会得到治疗、恢复健康,让爱心跨越山河,在各民族间传递。(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