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质量建设“湾区文艺之都”

发布时间:2024-11-17 06:29:04 来源: sp20241117

  珠海:高质量建设“湾区文艺之都”

  四部原创精品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珠海艺术节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

  三月的珠海,繁花似锦,兽首展惊艳亮相。在人声鼎沸之中,这座浪漫之都的文艺底蕴悄然展现。

  作为省内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珠海不仅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走廊,集香山文化、中西交流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于一身。

  这些内在的文化基因,铸就了珠海敢为人先、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近年来,珠海持续加大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不断创新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一批极具城市特色的珠海故事走向全国。

  《龙腾伶仃洋》《平安批》等本土原创精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珠海艺术节等一流艺术盛会云集、金湾艺术中心等文化空间花式焕新……如今,珠海的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艺盛宴的“饕餮大餐”。

  在“文化强市”的号角声中,珠海文化赋能“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城市建设正加速前进。

  以文彰城

  文化品牌层出不穷

  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言,文化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对外展示美好形象的“金名片”。

  近日,2024珠海艺术周正式亮相佛山大剧院,5天时间集中展演了珠海近年来创作的4部优秀原创作品,为佛山观众带来一场汇集歌剧、民乐、话剧和粤剧等多元艺术形式的文化盛宴。

  这是珠海文艺精品创作繁荣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珠海加快推进文艺人才培养、阵地建设、品牌打造、成果转化,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打造了一批有筋骨、有情怀、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力作。

  话剧《龙腾伶仃洋》、民族歌剧《侨批》、民族管弦音乐会《乐从大湾来》、歌舞诗《珠海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珠海文艺工作者入选国家级文艺展览、展演的作品达200余件,珠海原创文艺精品全国巡演超200场次,演出足迹遍布20个省份超50个地市,其中4部作品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与此同时,立足本土资源禀赋,珠海培育和打造了珠海艺术节这场“珠字头”的艺术盛会。3年时间里,珠海艺术节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质文化艺术资源落地珠海,汇聚了一大批文艺名家在珠海创作和交流。

  爆款剧目《红楼梦》《只此青绿》,芭蕾舞剧《天鹅湖》《堂吉诃德》,粤剧《谯国夫人》《白蛇传·情》,京剧《穆桂英挂帅》……一众“叫好又叫座”的中外经典名剧、名曲先后登上珠海舞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我们以珠海艺术节为锚点,以高品质文化供给与市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让更多的市民群众有机会走进‘艺术朋友圈’,让整座城市成为开放的艺术空间。”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说。

  据统计,三年以来珠海艺术节吸引超50万人次走进活力之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立足湾区,放眼国际,珠海还相继举办了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中国国际马戏节、珠海时尚周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在更大舞台上讲述珠海故事、传播湾区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除了大咖云集、佳作荟萃外,还特别设置“印象珠海”短视频特别推荐作品环节,并在闭幕式上向全国观众进行特别推荐。这些优秀作品,把珠海之美、珠海之特的魅力呈现到观众面前,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一粒粒的文化种子精心栽种,到一条条文艺枝叶繁茂,再到一朵朵文化繁花竞相绽放,珠海形象、珠海故事、珠海魅力不断“出圈”。珠海,正从湾区逐渐走向世界。

  以文悦民

  产品供给百花齐放

  一座城市的气质,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城市文化,才能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前不久,圆明园兽首在珠海亮相,引爆珠海市民逛文博热情,珠海博物馆线上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开展12天已吸引近6万人走进博物馆。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2020年珠海博物馆新馆开放后,除了作为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开始尝试“博物馆+”模式推出剧游体验、文物拓印、夜游闯关等玩法,以新潮模式为博物馆“焕新”赋能造势。

  “未来,我们将继续引进更多重量级展览来珠海,创新本土文化体验,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的高水准高品质的文艺体验。”珠海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卢晶说。

  与珠海博物馆隔海相望,以一大一小的贝壳造型矗立于海天之间的日月贝,是珠海的网红地标性城市建筑。这座以白色“贝壳”造型的剧院,是国内唯一建在海岛上的歌剧院。

  剧场内,经典与新潮上演人生百态,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在这里共听场钟响起、看幕起幕落。剧场外,日月贝化身天然演出舞台,珠海艺术节户外嘉年华、“乐动海韵”珠海元宵专场音乐会等惠民艺术活动在这里不断闪现,整个城市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院”。

  除了顶流大展不断,珠海在阅读阵地、阅读品牌、阅读氛围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不断发力,百岛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在这里拔节生长。

  位于城市阳台的百岛书房,远眺既可观海天一色。藏身在闹市之中的小小书屋,文字与书香飘荡在风里;处于东澳岛的山海经百岛书房,其处在崖壁之上,读者可站在书屋里俯瞰大海、仰望云端……

  据统计,目前珠海已挂牌6家“百岛书房”,藏书共约5万余册,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阅读、图书借阅、文化体验、展览展示、学习交流等公益服务。

  与此同时,珠海也在深入探索实施公共空间文化“微更新”,赋予公共绿地、老建筑、旧空间更丰富的文化功能。

  坐落在唐家湾古镇的粤韵堂,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时常开展粤剧演出、音乐live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

  春节期间,珠海市龙年新春非遗民俗大巡游在斗门举行,数十种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超千名演员巡游秀艺,近两万名市民游客赶赴现场观赏……

  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也切实提升了市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未来,更多公共文化新去处、打卡地正成为广大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以文聚力

  湾区文化连心架桥

  锚定人文湾区建设目标,当前,粤港澳三地正以文化为纽带,共同架起融合发展之桥。

  作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在粤港澳交流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利用地域优势,发挥好文化的撬动、联动和融通作用,火热的创新实践正在珠海不断上演。

  2022年,珠澳两地共同启动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全面激活两地优质文化资源,聚焦文化文艺交流、人才交流培养、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块开展多领域合作。

  去年10月,首部珠澳联合创排的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在第三届珠海艺术节正式首演,并赴澳门演出。作为珠澳两地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重要成果,该剧邀请珠澳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色医生”柯麟用医术、奉献与人格魅力赢得澳门百姓信任和爱戴的故事重现舞台。

  “珠海对这次合作非常重视,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梁华盛赞,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为两地文艺团体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搭建了桥梁。

  自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启动以来,澳门与珠海的文艺之桥愈加坚固,两地文艺团体交流合作愈加密切。

  从大型原创现代粤剧《南粤破晓》到以唐家湾侨乡历史为背景的《侨批》;从讲述珠澳合作故事的《簕杜鹃与金莲花》到以澳门红色医生柯麟为原型的《无声的功勋》……讲述“珠海故事”“澳门故事”的精品剧目,在澳门文化中心的舞台上精彩呈现,一次又一次获取澳门观众的强烈共鸣。

  此外,依托珠海艺术节平台,澳门乐团、澳门话剧社团、澳门美术协会等文艺团体陆续来珠海举办展览展演。两地文艺工作者合作举办了“珠澳原创歌曲音乐会”、《乐动大湾》民族管弦音乐会、珠澳美术作品展、珠澳摄影作品展等专场活动。

  “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推动打造更多文艺精品,生动展示珠港澳共建‘人文湾区’,双向奔赴、携手共创的文艺成果。”谈静说。

  撰文:吴枫

  (南方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