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四部门明确22项任务

发布时间:2024-11-05 17:25:57 来源: sp20241105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5月23日对外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激励企业内部挖潜等7个方面22项任务。

  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通知》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做出了重点部署。其中提出,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同时,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通知》明确,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优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完善小微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通知》提出,要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扩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范围。优化征信市场布局,推动征信机构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推动信用评级机构提升评级质量和服务水平。优化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引导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

  此外,针对中小微企业,《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推动银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丰富汇率避险产品,加强宣传培训,优化中小微企业授信和保证金管理制度,加强政银担多方协作,共同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成本。

  提高税费优惠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通知》在税费优惠政策方面,要求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包括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适当降低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品进口关税。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认为,这与今年我国提出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相关,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因此通过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技术难关,也希望由此推动科技领域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

  同时,强化涉企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等领域,依法查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行业协会依托行政权力违规收费、金融机构不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行为。研究建立常态化涉企收费协同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涉企收费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提升涉企收费监管的法治化水平。

  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通知》要求,要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中提到,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境外投资者来华投资至关重要。《通知》要求,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有关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在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方面,《通知》提出,继续阶段性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底。支持企业稳岗扩岗,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的支持。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扩容提质,针对重点群体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保障。

  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工业用地由出让为主向出让、租赁并重转变。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体系。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实行向下递减的地价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初期用地成本。指导地方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更新基准地价,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的支撑保障能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在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方面,《通知》明确,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有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和实体经济竞争力。

  与此同时,要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增支持一批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动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继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完善仓储、运输、配送等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物流成本还有下降空间,比如通过数智化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盘和林认为,可以从多方面挖掘物流降本潜力。“首先是国企带头,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来释放物流空间;其次是通过技术手段升级物流系统,减少低效率物流,通过完善的物流设施和数字技术来提升物流运作的效率,降本增效提质;最后是大力发展物流。”

  此外,《通知》还围绕激励企业内部挖潜作出相关部署。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