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8:14:33 来源: sp20241109
易俗社文化街区演出现场。
2月16日,秦腔《杨门女将·出征》亮相易俗社剧场。 以上图片均为西安易俗社提供
核心阅读
近些年,西安易俗社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近百座城市。面对新时代变化的审美风尚、新的观演关系,他们通过多场景、多样态、多风格的演出形式,融入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喜爱秦腔、传播秦腔。易俗社文化街区共培育40多个本地秦腔自乐班,观众也成了演员……秦腔的活力,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
古城午后,春日正暖。西安钟楼旁,车水马龙。与闹市仅一街之隔,便是易俗社文化街区。漫步其间,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露天戏台不大,秦腔演出气氛热烈,西安易俗社2024春节演出季,奏响了新年的欢乐序曲。台下,数百名戏迷和着曲调,戏词倒背如流。这样的惠民演出,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看着台上的演出,易俗社成员、国家一级演员李东峰颇为感慨:“晒着太阳听秦腔,是陕西人的幸福。”
远远望去,戏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西安易俗社穿越百年岁月,潜移默化地融入黄土地上的百味人生。
“演员,拼搏一生,最终拼的是文化;演一辈子,最后演的是自己”
47岁的李东峰清楚记得5岁那年坐在父亲肩上看秦腔的情景。
那天,关中小城陕西省泾阳县,集市上搭起了大戏台。乡亲们纷纷赶来看戏,“接下来,是易俗社演的《火焰驹》!”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大伙儿纷纷踮起脚尖,翘首以待。不久,熟悉的曲调响起,集市上的人们沸腾起来……
“从记事起,我就喜欢秦腔。”哪里唱大戏,儿时的李东峰和小伙伴们便赶到哪里。当年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常穿过层层人群,钻到后台,透过门帘的缝隙看演员们化装。“秦腔真让人着迷!”李东峰说。
1993年,16岁的李东峰进入艺校,学习秦腔表演。7年后,他进入西安易俗社。
“‘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是西安易俗社创社时的宗旨,每个成员都要铭记。”前辈们的教诲,他至今难忘。彼时,一众秦腔名家成了李东峰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王芷华、陈妙华、张宁中、张锦华、王保易、任慧中、张保卫……群英荟萃,各有所长。在李东峰看来,易俗社的前辈艺术家有个共同点,那便是对秦腔表演的赤诚热爱与认真对待。
有一次,李东峰在秦腔《小宴》中饰演吕布,在初见貂蝉的情节里,他怎么演都不甚满意。老师张保卫在一旁观察良久,而后悉心指点。“貂蝉入门、见礼、转身,吕布的表演也有不同层次。”张保卫解释道:初闻女声,眼神闪光;再看其影,神色惊艳;后观其人,目光追随。“短短1分钟,吕布的眼神需呈现出3层递进……”寥寥数语,让年轻的李东峰醍醐灌顶。
那时,易俗社的排练场里,众多青年演员披星戴月,刻苦排戏。前辈秦腔艺术家们常在台下观看,然后耐心指点,为年轻演员分析戏情戏理,兴之所至,常常亲身示范。
李东峰学艺如饥似渴,至今仍难忘前辈艺术家们“口传心授”的表演经验。排练《三滴血》,王芷华老师提醒他,要演出人物惊魂未定的神色;排练《周仁回府》,王保易老师点拨他,要演出人物寄人篱下的窘迫;排练《双锦衣》,任慧中老师要求他,要演出人物从温润有礼到豪侠之气的转变……
20多年来,李东峰常常体悟前辈艺术家们“多读书、做好人、演好戏”的谆谆教导,他慢慢品咂出其中的道理:“演员,拼搏一生,最终拼的是文化;演一辈子,最后演的是自己。”
百年易俗社,就在这火热岁月中坚韧地传承。
台上开嗓,台下喝彩,人们“共享”戏台,唱出对秦腔的爱
西北人爱秦腔,易俗社所到之处,都是人头攒动。最让演员们难忘的,是一次去甘肃的演出。
那是春寒料峭的2月,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广场上,戏台还没搭好,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早已闻讯赶来。不远处,小吃摊点人盈客满。广场上,商贩吆喝声、孩童嬉闹声,夹杂着戏迷的欢喜与期待,化作欢乐的海洋。
一阵锣鼓,大幕拉开。热闹的大广场,霎时安静下来。演员们登台一望,上万人捧场,秦腔吼得尤为带劲,乡亲们过足戏瘾。
《游龟山》《火焰驹》《周仁回府》《龙凤呈祥》……经典剧目连演一周,每天两场,场场爆满。演员们登台谢幕时,观众们常常舍不得离开,齐声高喊“再来一段”。演出团队欣然应允,邀请台下众人合唱耳熟能详的秦腔《三滴血》,于是,台上台下齐吼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
“秦腔的活力,在这黄土地上生生不息。”当时加入这场大合唱的李东峰如今已担任西安易俗社演出副总监。他记得人群中走过来一位耄耋老汉,拉住他的袖口。老人伸进棉大衣的口袋,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掏出两个冻梨,说道:“娃呀,赶紧吃,这个润嗓子!”望着老人蹒跚远去的背影,李东峰满是感动:“朴实的观众对秦腔真切的爱,就是我们到基层演出的最大动力!”
蓝天当幕布,大地做舞台。近些年,易俗社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近百座城市,西北地区是“重头戏”。与此同时,易俗社还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唱响秦腔……
易俗社成为不少戏迷的一份牵挂。79岁的陈新友家住西安,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赶到钟楼旁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听秦腔、看大戏。“天气暖和的时候,露天戏台围着上千名观众。”陈新友每次都赶得早,带着小马扎,坐在前排看得更清楚。从2023年春季开始,易俗社在这里“常驻”,惠民表演风雨无阻。
“戏台彩灯高空挂,秦腔舞台送文化……”看到高兴处,陈新友拿起笔,现场写起打油诗。一折戏唱完,诗也写好了。“送给刚才登台的演员,表达我们戏迷的感谢。”陈新友说。
露天戏台上,来自民间的秦腔爱好者也登台一展风采。两年多来,易俗社文化街区共培育40多个本地秦腔自乐班,观众也成了演员,带来300余场演出。台上开嗓,台下喝彩,人们“共享”戏台,唱出对秦腔的爱。
“守艺人”不守旧,从戏曲传统中,寻找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表达
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的庭院,座无虚席。循声望去,一群身着橘粉色长裙的女子翩然而至,水袖舞得轻盈。观众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沉浸式秦腔夜游主题演出“易俗社·梨园夜”,正精彩上演。
2023年8月,西安易俗社推出了“易俗社·梨园夜”。这个秦腔夜游文旅体验项目,力求探索“戏曲+旅游”新模式,开辟“戏曲+”新路径。
易俗社95后演员张倩在剧中饰演“海棠花”一角。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的前庭处,恰好有株海棠树。“只留芬芳在人间,不求硕果于自身”,多年来,海棠花的品格激励着易俗社的成员们,要把艺术的美好留给观众。
剧中饰演李白的易俗社00后演员刘治,以扎实的基本功将人物的恣肆挥洒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刚到易俗社不久,参与的第一场对外演出,就是‘易俗社·梨园夜’。”刘治演得认真投入,赢得台下阵阵喝彩。
除了李白,铁扇公主、包拯、岳飞等舞台形象也深受观众喜爱。有次演出前,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瞥见了孙悟空的扮演者,兴奋地跟着演员到了后台化妆间。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男孩,化妆师还给他的脸上描了戏妆。”刘治记得,后来演到《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段落时,小男孩坐在台下,高兴得手舞足蹈。“也许在这一刻,一颗戏曲的种子就发芽了。”刘治说。
每次演出完都有不少观众走上台来,与演员互动交流。外国游客也常换上戏服,接受易俗社演员的“现场辅导”,和同伴们拍照留念。
“这就像一场秦腔嘉年华,让观众沉浸在古城的艺术之夜。”“易俗社·梨园夜”策划团队成员蒲国伟说,新时代观众需要新的审美风尚、新的观演关系,“我们一直在尝试探索,通过多场景、多样态、多风格的演出形式,融入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喜爱秦腔、传播秦腔。”
如今,易俗社80多人的表演团队中,90后、00后演员占比已超1/3。在“易俗社·梨园夜”的主题演出中,这些“青春力量”扛起了大旗。
夜游演出并非个案。近年来,易俗社携手高校等社会力量,设计了折扇、宫灯、绘本、研学服饰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秦腔文创IP;通过经典剧目3D电影等创新尝试,古老戏曲艺术开始拥抱音乐、动漫、数字科技……
“自1912年成立至今,易俗社弦歌不辍。我们跟随前辈艺术家的脚步,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看来,戏曲艺术在历史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课题。“一方面,我们守住根本、复排经典,‘原汁原味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戏曲传统中,寻找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表达。”
“守艺人”不守旧,易俗社正不断拓展着秦腔艺术传播的途径。“我们竭尽全力,争取满足更多观众的美育、审美需求。”惠敏莉说。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9日 2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