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伟人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4-06-04 12:51:15 来源: sp20240604

一套中国共产党杰出领袖的红色故事丛书,能给青少年带来什么?2024年4月18日,《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图书阅读活动在人民日报社图书馆举办。北京宏志中学“周恩来班”30余位师生来到周总理亲自敲定选址的人民日报社大院,共读《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用朗诵致敬伟人的豪情壮志,探讨周总理的生平和思想,感受伟人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图为《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图书阅读活动现场。本刊记者 赵丽岳摄

讲好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故事

据介绍,《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系列丛书的出版确定于建党百年之时,重点介绍伟人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和思想,旨在让更多青少年体悟老一辈革命家志存高远、心怀天下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3年来,丛书在文字和插图上反复打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民卿对图书的主体内容进行挑选、审核,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根据在周总理身边的亲身经历为内容纠正、填补细节,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多家单位提供历史照片,对书中的插图和文字进行了细节订正。最终呈现出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注音版、儿童版、少年版、青年版4个版本,每一册的内容和风格都严格与读者的年龄特点匹配,让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畅快阅读。

图书阅读活动开篇,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致欢迎辞。他表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希望同学们学习周总理,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崇高使命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周恩来侄外孙沈清和丁丁分别向人民日报社图书馆、北京宏志中学赠送《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图书。沈清表示,相较于周总理的时代,现在的中国已经从站起来,经过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但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青年努力实现。沈清用周恩来的寄语“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勉励学子通过学习青年周恩来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北京宏志中学党总支副书记赵勇介绍,北京宏志中学不断挖掘周恩来精神与宏志教育的结合点和增长点,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丰富和拓展宏志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引领学生学习伟人精神、争做国家栋梁,用心、用情、用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争做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未来的我们,会像您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幸福而努力!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不息!”这是“周恩来班”的师生对开篇问题的回答。他们饱含深情,朗诵原创诗歌《梅香益远 丰碑永驻》和《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选段,字字句句铿锵有力,缅怀周总理鞠躬尽瘁、勤政为民的伟大一生。莘莘学子发自内心地呐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气势磅礴,澎湃的报国理想和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奔涌而出,在场人士无不动容。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掷地有声。

“周总理怎样找到救亡图存的道路?”“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学生们对周总理的生平和思想深入思考,沈清引用一代伟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经典故事给予解答。经过点拨,加入对《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的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我深刻感受到周总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我要传承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做勇于担当作为、富有奉献精神的人!”“希望我能像青年周总理一样,心怀家国,努力攀登,把自己的理想彻彻底底地坚持下去,造福人民,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读书!”

领略伟人事迹,阅读经典故事,是对爱国主义的培养,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赵勇表示,阅读《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不仅能够帮助当代青少年不忘根本、不忘历史,从中汲取智慧,而且能以伟人故事激励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正是老一辈革命家拼搏奋斗、充满力量的事例,坚定了青少年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培养他们成为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

又到海棠花开时,最美人间四“阅”天。在红色故事书中,学生们读到老一辈革命家在努力学习和不懈奋斗中成长的事迹,也将学着他们的样子,以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用勤奋和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人民周刊》2024年第9期)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