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0:52:04 来源: sp20241231
近期,多地纷纷更新引才、落户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4月,厦门紧抓春招、夏招“黄金期”,首次提出对未在厦门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住宿帮助。毕业三年内来厦求职见习的毕业生、来厦实习的在校大学生,皆可申请长达12个月的免费住宿。
杭州则直接提高对应届毕业生的补贴标准,同时将补贴范围进一步拓展至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根据申请指南,该补贴不限户籍,满足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按本科1万元、硕士5万元、博士10万元的标准申请就业生活补贴。
“各地持续优化‘引才’政策,根本动力在于以人口的持续增长,保障产业竞争力和城市活力。”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鲍家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从人口、人才等政策入手,持续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综合施策。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已有5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2023年底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3%。
结合各地情况,目前,我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正有序放宽;东部地区除个别超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首府)城市以外,全面放宽放开了落户限制。
例如,5月以来,部分地区已将住房与落户、引才政策相结合,放宽落地门槛。其中,合肥宣布在本地施行“一人购房,全家落户”政策;杭州虽未直接提出“购房落户”政策,但也大幅提高了自有产权住房对积分落户的赋分权重;而沈阳则向前“迈出一大步”,提出在沈阳租房、务工、就学即可落户。
事实上,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不断提升“引才”支持力度,不仅是各地顺应楼市供需变化的动态调整,也有各地对产业结构、市场活力等事关城市战略竞争的长远考量。
“优化城市落户政策、降低落户门槛符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精神,也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重点之一。”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网络部副主任张惠强表示,从实际看,人才流动往往会带动技术、资金、信息等多要素流动,持续“引才”成为各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鲍家伟表示,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领域长期面临人才紧缺情况。随着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I、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持续创造热需岗位。
面对各领域人才缺口,如何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考验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施政智慧。
对此,今年4月,重庆市提出对市内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重庆市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紧缺岗位就业、并参保1年以上的,按每人6000元标准给予就业补贴。围绕产业紧缺用工需求,当地也将在见习岗位、招聘平台、住房保障、职业培训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
此外,湖南省发布先进制造业岗位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引导更多青年英才向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聚集流动;天津市通过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帮助更多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
张惠强表示,人与产互为前提。未来,各地仍需优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政策,在基础服务、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人才培训体系等方面着手,持续以良好的用才、留才环境,在融合中帮助各类人才实现个人与产业、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