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08:05:43 来源: sp20241118
甩鞭、钓鱼、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也会暗藏风险
娱乐健身别忘顾及他人安全
街心公园,如炸雷般的甩鞭声此起彼伏;护城河边,垂钓的鱼友随处可见;广场街头,五彩的风筝多了起来……天气回暖,出门娱乐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市民也反映,甩鞭、钓鱼、放风筝等娱乐健身活动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对路人造成伤害,虽然大多不涉及违法违规,但难免产生纠纷,值得注意。
甩鞭
小广场里得防着头上顾着身边
地坛公园外沿着从东到南的红墙,绿带街心公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树芳草之间,一条小路串联起了街心公园的多个小广场,打羽毛球的、跳广场舞的、下棋打牌的,在哪个小广场玩什么,大家似乎早已约定俗成。但唯独有一个区域被居民吐槽“不放心”。
“这甩鞭子的声音跟打雷似的,在家里都能听得见,更何况是从旁边走过去呢。”刘女士住在地坛公园东门附近,她原本遛弯儿的路线是沿着街心公园一路向南,再拐弯到地坛公园南门,现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条路线被“砍”了一半。走到甩鞭人群集中的小广场前她就只能折返了。
到底有多“麻烦”,4月1日下午记者到现场一探究竟。刘女士提到的这处小广场在地坛公园东墙外。这里不仅是甩鞭健身爱好者的活动空间,也是周边居民放风筝的地方。两种活动有时交替进行,有时甚至同时开展。怕被鞭子抽到,怕被风筝线剐着,多数市民走到这里得赶紧拐进旁边的小路,不敢靠近这个小广场。
记者探访时,小广场的北口附近正有人甩鞭,这位健身者格外注意周围是否有人,确定周边没人才开始活动。可一旦甩起来,既得注意手上的动作,又得不断调整脚下的步伐,需要的空间比预想的大很多。“想要鞭子甩得响,动作行云流水,就很难再注意周围的情况。”旁边一位遛弯儿的居民说。
小广场的南口,有人正在放风筝,米黄色的风筝线斜插天际。随着风筝线的调整,放风筝的人无意识地挪着步子,很快连广场旁的小路都占上了。从此经过的人瞅见他手里的线轮,第一反应都是放慢脚步,皱着眉头看看风筝线在哪儿,生怕被剐到。悬在半空的风筝线看似是静止不动的,但随着线轮的不断收放,这条线实际在做“拉锯”运动。
“我反映过多次,但是没什么效果。”和刘女士一样,记者在现场问了几位居民,对甩鞭、放风筝,他们各有担忧。有人说,甩鞭、放风筝并不是什么违法行为,也很难有“对症”的部门能管理。
街心公园的“公约”虽然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不过记者看到公约相关内容比较宽泛。刘女士认为,公约的条款不可能面面俱到,游人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它,那就得换位思考。“比如公约说了,不能圈划场地。甩鞭、放风筝的人当然没有拉起围栏不让人走,可鞭子一甩起来,风筝线一拉起来,周边一大片场地谁还敢靠近呢?”
放风筝
风筝线将电动车割出一道裂缝
午后,在南三环洋桥附近,抬头便能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天空万里无云,这些风筝虽飞得高远,却瞧得真切,但路面上谁是风筝的主人,就对不上号了,更别提要随时提防连接着人与风筝的细线了。
4月1日记者现场探访时,很多人收风筝的时间已经临近晚高峰。一放一收,这是风筝最不稳定最容易随风摇曳的阶段,也是放风筝的人移动最频繁的阶段。洋桥立交桥以东,横跨凉水河的一座小桥附近,几位放风筝的人正忙着收线,路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得有意识避让,他们目不转睛地望着天上的风筝,很难顾及周围。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特别怕风筝。”市民顾女士讲起了前不久的一段经历。她说此前骑电动自行车途经南三环路时,被风筝线剐过,没想到这么细的风筝线有这么大的劲儿,她的车险些被剐倒。幸好没有受伤,顾女士当时没太计较,但回到家锁车的时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车前塑料外壳上好像粘了一条黑线,用手掸没掸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笔直的裂缝,这才想明白,是被风筝线割的。太后怕了,万一风筝线割的不是车而是我怎么办?”
记者注意到,临近晚高峰,人行道上也有一些“借道”骑车的人,与行人相比速度更快,他们的注意力也多在躲避行人上,无暇顾及风筝线。顾女士说,放风筝的人多在跨河桥周边的空旷区域,他们放风筝的时候多朝着河道,能看出来他们有避让人群的意识。但是收风筝的时候就顾不上了,风筝线和人行道就会有交集,所以,她建议放风筝的人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时段。
垂钓
步道窄抛竿易伤路人
4月2日一大早,不少垂钓爱好者带着专业设备来到高碑店地区通惠河岸边,这里水面宽阔,两岸绿树环绕,沿河还建有专门的垂钓平台,是水务部门设立的市民亲水垂钓区之一,颇受垂钓爱好者欢迎。即便是“官方认证”的垂钓水域,为何也有居民反映钓鱼扰民的问题?
沿着千余米的河岸休闲步道前行,记者注意到,每隔一段距离,步道便有向水中拓展的一块区域,有些区域挂着垂钓平台的牌子。一些钓友在这里架好鱼竿专心垂钓。可除了这些垂钓平台,多数垂钓爱好者直接在休闲步道上垂钓。“钓鱼竿长达五六米,看到鱼竿甩起来的时候,得赶紧往后让一让。”一名路人说。
记者发现,沿着步道还有数座高压线塔,在河岸的栏杆上,部分区域竖着“高压线下禁止钓鱼”的提示牌。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钓友在高压线下垂钓。
关于垂钓,近期还有翠微路周边居民反映,永定河引水渠旁的街心公园里,河岸上有不少人在垂钓。钓鱼人数众多,且坐得比较紧凑,有的垂钓者的间距甚至不到一米。记者发现,这些垂钓者的鱼竿长度大多超过3米,有些甚至达到5米左右。垂钓者坐的地方是河岸旁的休闲步道,步道仅有一米多宽。由于步道本身较狭窄,来往路人忌惮被鱼钩伤到,几乎无人沿着休闲步道遛弯儿,这里成了垂钓爱好者的“专区”。大多数想散步的居民,只能绕到离河较远的马路上走,又造成马路上人车混行,安全隐患较大。
专家建议
操作不当伤害他人需担责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相关的娱乐健身活动并不违法。例如公园里能约束这些活动的是公约,部分水域河岸边虽有禁渔警示牌,但其中垂钓是在禁止项之外的。这也导致了许多低概率风险很难被察觉,出险后纠纷争议较大。对此,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自豪认为,虽然公园等公共场所并未禁止放风筝、钓鱼、甩鞭等活动,但市民活动时一旦伤害了他人,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市民有义务在活动时不要影响他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操作不当伤害他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责任。“按照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张自豪建议,市民应当自觉维护公园游览秩序,维护公园休憩环境,不携带危险品入园,不妨碍他人游览,进行相关活动时,要为他人的安全着想。“比如放风筝时,尽量选择颜色醒目、辨识度高的风筝线,在放飞及收线时注意来往游客,以免伤害他人。”
本报记者 景一鸣 陈圣禹 鹿艺佳 实习生 杨沁萱
(北京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