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1-11 03:52:14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新华访谈丨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正在成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而产教融合,以校企双赢为基础,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服务行业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教融合是校企相互满足合理需求的‘双向奔赴’。”近日,北控水务集团轮值执行总裁于立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伟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周庆联合做客新华网,围绕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增强发展新动能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产教融合,成为时代发展所需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劳动者队伍。产教融合,就是满足时代所需,更好完善企业出题、校企共答、产业阅卷的新型产学研一体人才培育机制。

  近年来,北控水务集团作为水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引领技术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打造“政、产、学、研、用、创”价值链圈层平台为目标,开创生态环境行业产教融合先河。

  “产教融合是企业主动谋求破局,主动谋求未来发展的路径。”于立国表示,北控水务15年前成立,在企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中,我们遇到了两个很难自身突破的问题,一个是人才,一个是技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把视角转向中国的高校,开始与高校探讨合作。

  截至目前,北控水务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建立10所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实体;成立了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展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人力资源论坛、环保行业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和企业专家进校园等活动;举办北控水务杯创新创业大赛(高校组)、科技创投大赛(企业组)和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建立4个专业教指委和市政环境类虚拟仿真智慧教育优质资源创新委员会。

  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到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

  “产教融合,就是把企业作为主体,推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周庆看来,近些年产教融合体现为两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是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从原来的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二是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转变成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成为重要主体。“产教融合促进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和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我们从行业的视角来看待未来整个中国水务环境的发展。”于立国认为,跟原来传统的产教融合不同,我们会基于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之中去。

  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

  11月9日,全国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去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相关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生态环保行业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契合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

  “今年教育部希望行业领先企业牵头设立各个行业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我们也因势而为,把原来的产教联盟升级为全国生态环保产教融合共同体。”于立国说。

  据了解,全国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北控水务集团、南京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上下游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组建。共同体在2018年成立的生态环境产教联盟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将坚持服务生态环保行业发展,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多赢创新模式,推进参与主体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互补,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

  共同体的成立适应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成立全国生态环保产教融合共同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目标是希望共同体的成员单位要超过1000家。”在于立国看来,未来共同体一定会有大发展,最终将致力于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的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下,如何创新环境学科的教学方式,打造更加迎合生态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学科建设思考的方向。

  周庆表示,共同体成立的初衷,就是聚焦行业内部的顶尖龙头企业和教育资源,为行业的科技发展、人才培养来做支撑。“我们希望共同体为行业未来的人才培养设计更加完善和优化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教材设计、企业给人才培养提要求等,为产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在李伟光看来,共同体的成立,对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共同体有利于成员单位之间更好地发挥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集成优势,对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摁下生态环境领域“创业加速器”

  2249个创新创业项目、377所国内外高校、323个企业和创业团队、万余名创新创业人员热情参与……

  12月2日,历经10个月的北控水务杯中国国际“互联网+”生态环境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和第三届科技创投大赛(以下简称“创投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收官。

  从2018-2023年,双创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创投大赛今年是第三届举办。历年累计参赛人数超过5万人,参赛项目超过5000个。

  “大赛已成为国内生态环境领域最大规模的创新创业大赛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示范性大赛。”于立国表示,人才和技术是北控水务举办比赛的初心。“我们希望比赛成为一个展示的平台。中国最好的高校学生和技术能在这个大赛的平台中展示出来,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高校到产业端转化,并最终创造价值。”

  北控水务致力于以赛事为平台,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创业加速器”,推动行业企业升级发展。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赛事涌现出来的选手和技术成果,越来越让业内企业和行业专家震惊,很多创意、思路和成果都让人耳目一新。

  据于立国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30多个项目已经通过北控水务的未来孵化合作等方式正在稳步向前推进,有一些项目也发展到公司阶段,甚至辅导上市,正在向着成功的方向演进。

  “创新创业大赛是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周庆表示,通过大赛带来两方面的提升,一方面是引导同学们学以致用,进一步完善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助推高校老师的研究工作、乃至学科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围绕国家和产业的需求而推进。

  李伟光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行业、高校、社会多方协同联动,协同发力来推进。“一方面,大赛促进技术和社会需求进行对接,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另一方面,大赛本身也是工程科技教育创新的载体,通过大赛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教融合,现在只是开始。“企业跟教育深度结合,把教育端的资源在企业端进行转化和放大。无论是企业、高校、学生、社会、国家,从各个角度看,没有谁在这个过程中是输的,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于立国表示,产教融合,强化企业的行业引领地位和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助力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将有助于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石海平)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