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3:47:49 来源: sp20250107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中国网络文学为何能收获越来越多海外读者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
从2011年起,“80后”网络文学作家袁野开始以笔名“爱潜水的乌贼”在网上发表小说。他的代表作被翻译成英语、泰语等多国语言,作品海外阅读量约5000万。
袁野的作品走红海外,不是孤立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扬帆出海,吸引大批海外读者订阅。
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全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7%。
根据中国作协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已累计向海外输出作品16000余部,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
此外,《赘婿》《大国重工》等16部中国网文作品于2022年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中,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影响力提升显著。
为何这些中国网文小说不仅国内读者爱看,海外读者也频频“催更”,甚至有部分作品进入了欧美主流文化圈?
回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袁野认为走上全职网文写作这条道路,源自一种“表达的冲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当过教科书编辑的袁野告诉记者,他从小读书很杂,既有古代武侠小说,也有海外科幻小说。
“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只要把情感很好表达出来,就能同样感动国外的读者。”他表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吸纳融合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西方文化元素,具备跨文化特质和审美价值追求的作品才能打通人类共通的情感。
“青春热血的奋斗、守望相助的温暖……中国网络作家的成功,在于把‘我的故事’讲述成了‘我们的故事’。”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叶彤这样解读中国网络文学为何能在海外持续“圈粉”。
专家认为,网络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面越来越广,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也正日益增强,随之形成的正向反馈,又有利于中国网文在海外的进一步传播。
北京作协副主席、网络作家张威(笔名:唐家三少)表示,网络文学构建的故事,常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海外读者阅读时,能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并产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想法。
“网文作品不仅融入众多中国元素,如神话传说、民风民俗等,更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这些积极的内容都能引发海外读者的共鸣。”创作过《芈月传》等多部“出圈”作品的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蒋胜男,对网络文学和中华文化结合也深有体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表示,网络文学受到海外读者喜爱,重要原因在于内容“好看”:一方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和脑洞大开的设定,为读者提供了缓解压力的休闲方式;另一方面,融入瓷器、刺绣、戏曲等东方文化元素,又增添了新鲜感“魅力光环”。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除了好看的内容以外,一系列海外传播生态系统的逐步建立,为其稳定的输出提供了产业保障和技术支持。
据网络作家朱洪志(笔名:我吃西红柿)介绍,平台搭建对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至关重要:首先要打造网文阅读和传播平台,让海外读者们有地方看小说;再者这些平台热度要高,日活用户足够多,集纳各种网文品类,带来较强的阅读黏性,吸引读者持续追更。
事实上,随着阅读逐步深入,海外读者已不满足于只看翻译本,而是开始主动创作。阅文、掌阅等企业积极搭建海外作者创作平台,已培养海外本土作者60余万,产出外语网文作品数十万部。此外,多家平台通过投资海外网站、文化传媒公司等方式,与外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同时,网络文学IP改编海外影响持续走高,创作本土化生态初步建立。从文本出海、IP出海到模式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借鉴国内的网文IP产业模式,海外原创网文也走上了IP开发的快车道,合作团队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日本等多个国家,例如网文改编有声书,单部作品最高播放量突破3000万,覆盖英语等多个语种;《龙王的不眠之夜》等多部作品已有英文、日文漫画改编,人气值最高破亿。
从最初的海外翻译出版授权,到联动各方共同进行内容培育和IP开发,中国网文的出海之路正不断进化,既是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也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
(责编:苏缨翔、吴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