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最冷、最热纪录均被刷新

发布时间:2025-01-01 23:10:35 来源: sp20250101

  2023年我国最冷、最热纪录均被刷新

  全国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观测史以来最高,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观测史以来最高。另外,我国的实测最冷和最热纪录也被打破。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10.7℃,较常年(9.9℃)偏高0.8℃,为1961年以来最高,打破2021年10.5℃纪录。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5-1℃。山东、辽宁、新疆、贵州、云南、天津、湖南、河北、四川、河南、北京、内蒙古、广西等13个省区市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共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另据统计,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漠河劲涛最低零下53℃,7月16日新疆吐鲁番三堡乡最高52.2℃,分别打破了我国实测最冷和最热纪录。

  202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毫米,较常年偏少3.9%。全国共5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据统计,2023年降水最多的站点是广西北海,累计为3233.6毫米,也是当地降雨最多的一年。此外,江苏昆山、重庆北碚、湖北宜城、黑龙江五常和牡丹江等地的年降水总量均打破当地纪录。

  追问 1

  气象数据破纪录是否会越来越常见?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2023年我国经历了4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6月22日,北京汤河口出现41.8℃高温,打破该站观测史最高纪录。2023年7月至8月1日,河北、北京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2023年11月,黑龙江和吉林的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2023年12月,7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

  众多气象数据打破纪录的背后,是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地“现身”。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趋势。极端天气早已不罕见,频发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从我国来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是由我国面积广阔、地理复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特点共同决定的。张涛认为,在2024年,高温、暴雨、干旱、台风、强对流、寒潮、沙尘暴、大雾等天气一个都不会缺失。

  “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气象高级工程师尹炤寅告诉记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气候变暖快速缓解的情况下,极端天气事件在未来必然会更为频发,“气象数据破纪录”也肯定会越来越多。

  我国气象监测水平越来越高,气象数据“破纪录”是否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尹炤寅解释,近年来气象观测点确实越来越密集,但纳入气候统计的气象站点,增幅并不多。“因为纳入气候统计的气象站点,至少在我国,都是有人工参与的、24小时不间断观测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尹炤寅说,新增的气象站点,大多数是全自动的气象观测站,只会在固定时间进行设备维护,它们主要用于增加天气事件的观测密度,并不会纳入长期统计。

  以北京为例,如果说“打破了某年以来的纪录”,这里基本用的是观象台的记录结果;如果说到某个区,则会用该区气象局的长期观测结果。因为中心城区没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所以就没出现过“天坛/故宫破纪录”的描述。

  追问 2

  为何“最热一年”还出现了极端寒潮?

  2023年12月中下旬,我国集中出现了寒潮、雨雪、低温、冰冻等各类冬季灾害性天气,中央气象台用“天气形势异常复杂”来总结。据气象部门介绍,2023年12月13日至16日,我国遭遇了一轮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

  在全球变暖、“史上最热一年”背景下,为何2023年还会出现强寒潮?周兵解释称,此次寒潮和近期的冷空气活动是全球变暖或暖冬的一个“小插曲”。

  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2023年11月3日至7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个时段内气温断崖式降低,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则发现是1961年以来最高,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增温、西风急流减弱,一系列相互影响后,导致冷空气更容易南下,寒潮等冷事件频发。也就是说,整体气温是偏暖的,但冷暖起伏更加明显,冷和热都很极端。因此,全球变暖和极端寒潮的出现并不冲突。

  2023年,我国实测最冷和最热的纪录双双被打破,这充分体现了气温在变暖背景下的分布特征——平均值更高,极端冷、暖事件也更容易出现。

  - 相关新闻

  华北黄淮等地霾天气周末起逐步减弱消散

  近期,一场“今冬以来最强”雾、霾过程“跨年”影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等地。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3日,大雾预警连发8天。

  据监测,大雾最严重时段为2023年12月28日至30日的上午时段,中央气象台一度发布级别最高的大雾红色预警,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和南部、江苏、安徽中部、重庆中部等地现强浓雾,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强浓雾。同时,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遭重度霾天气。

  元旦假期后期,大雾天气有所减弱,1月1日下午大雾预警降级为黄色。不过,华北、黄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依旧不佳。

  3日早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南部、苏皖、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四川盆地及辽宁中部等地出现大雾或霾天气,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湖北中部、四川盆地中部等地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上述部分地区出现轻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3日6时的最低能见度为24米,发生在河北临西。

  为何雾、霾天气如此“顽固”?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分析,近期华北、黄淮到江汉、江淮等地受均压场控制,大气比较静稳,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其中,华北南部等地低层有偏南风辐合,加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地形阻挡,导致部分时段霾天气更明显。其间尽管会有冷空气活动暂时“压制”,但是冷空气强度较弱,不仅无法彻底清除空气污染,还会导致污染物向下游传输,冷空气间歇期污染物又会北上,来来回回形成“拉锯战”。

  “同时,上述地区近地面湿度较大,尤其是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靠近海洋,海风起到了加湿作用,高湿、小风、静稳的天气条件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出现和维持。”王伟跃补充。

  中央气象台于昨日18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另据天气公报,预计3日至5日,华北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淮等地扩散条件较差,有轻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6日起,华北黄淮等地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步减弱消散。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来源:新京报)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