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合理的预期

发布时间:2024-11-22 06:17:27 来源: sp20241122

  中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是当下各方面最为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9月26日召开的一场“打破常规”的会议,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一系列重磅发布会的亮相,一个热词成为切中要害的关键——“增量政策”。

  “增量政策”到底指的是什么?什么又是“一揽子增量政策”,与原来的存量政策相比,“增量政策”有什么不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关键部委多位负责人围绕“一揽子增量政策”召开的系列重磅发布会,又应该如何解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应该如何看待?

  在此关键时刻,作者与政策研究专家董煜,从“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发,对这一轮经济刺激、振兴举措进行了深入探讨。

  董煜现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在政策研究领域,董煜往往能够给出“实战派”风格的深入解读。

  实际上,在成为专职的智库专家之前,董煜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处长,中财办经济二局副处长、处长、副局长等职务。

  他告诉作者, “这次政策最好的地方,是没有回避问题”。

  董煜说:“增量就是做加法,就是给经济工作做加法。增的是什么,是政策的举措、政策的力度。就是有些是提出新的举措,有些是在原有举措上继续加力。”这些政策既涉及消费,也涉及投资,但其根本在于改善预期,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预期。

  董煜对18日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提出了看法,认为“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合理的预期……相信四季度的政策落地力度一定会比较大,对此不用有丝毫疑虑。”

  至于房地产将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董煜认为,培养新的支柱产业,并不意味着不要原来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体量规模摆在那里,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摆在那里,肯定是要认真对待的。”

  一场时机已到的会议

  问:怎么理解当下热门关键词 “增量政策”?

  董煜:“增量政策”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新概念。一季度经济形势较好,二季度则部分指标出现波动。因此,今年4月30日的会议上,已经强调了“靠前发力”。二季度的会议是在7月30日,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那天的会议上实际上就已经提到了“增量政策”。

  很多人会以为“增量政策”是9月份提的,实际是7月份,三中全会刚开完,要落实会议讲话精神。7月份布置任务以后,各个部门就要去研究落实。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增量政策”,几个月前就已经在研究了。

  9月26日的会议确实开得比较“突然”。因为按照惯例,一般三季度不会开研究经济形势的会议。即使有,理论上应该在10月份。三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就召开这场会议,显然是时机已经到了。

  因此,这场会议在国庆节前举行,就是要部署“增量政策”总的框架。

  问:这里的“增量政策”总的框架又应该如何理解?

  董煜:总的框架是做一个总的部署、总的要求,具体由各个部门来落实。先是提出了“增量政策”的总要求,之后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进行部署,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落实。

  虽然金融口最先召开了发布会,但那是为了先吹响号角,其内容也是在总框架内的。后来我们看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五个方面,应该是在国庆节期间根据会议要求,按照新闻发布会的格式进行修改准备。

  由谁来公布?实际上是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8日的那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

  我们要明白,国家发改委发布会主要发布的是总体方案,是宏观层面,并非仅限于某个部门的专业工作,而是从整体角度出发介绍总体落实的路径。国家发改委是宏观调控部门,具有统筹作用。

  同时,在这场发布会上,发改委自己所要履行的相关职能,也是展开说了。

  “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里面,“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由发改委来负责总协调。其他四个中,“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等也是以发改委为主。相关具体措施,发改委在发布会上也讲了很多,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投资等。

  当然,部分的职责是有交叉的,如宏观调控中,财政、金融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针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会通过另外的发布会去细化落实。

  问:怎么理解“增量政策”里的“增量”?

  董煜:增量就是做加法,就是给经济工作做加法。增的是什么,是政策的举措、政策的力度。就是有些是提出新的举措,有些是在原有举措上继续加力。

  我们看到10月14日的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所以到目前,“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还差一个方面。因此,住建主管部门会再来一场发布会说明相关政策措施,也就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个方面。(作者注: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等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

  “关键在于,能否让信心真正树立起来”

  问:市场上对于12日财政部的发布会有一些讨论,对此应该如何正确理解?

  董煜:金融部门主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宏观调控中的货币金融。其次,是提振资本市场。财政政策则涉及各个领域,实际上是一个支撑,即“一揽子增量政策”五大方面都需要财政政策来支撑。

  所以这场发布会,我们看到有四个方面可以关注:第一是财政政策本身的力度,第二是资金的重点方向,第三是对支持民营企业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第四是对房地产的具体举措。

  至于资本市场主要是金融主管部门的事情。因此整体来看,各部门都是从自己职责出发,但都跟五大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

  问: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三季度经济数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董煜:在增量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策内容和力度肯定是与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步考虑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反映的是增量政策出台前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数据客观冷静看待。

  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合理的预期,如9月的出口增速下滑,说明外部需求收缩对经济的影响有所显现;三季度消费和房地产领域的数据不够理想,对此各方面都是有一定预判和心理准备的。

  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凸显了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重要性。相信相关部门对形势已经有综合的研判,增量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改变短期经济运行的曲线。在9月底10月初密集出台政策后,通过宏观调控的信号,可以为各方注入信心和实质性的支持。为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信四季度的政策落地力度一定会比较大,对此不用有丝毫疑虑。

  问:大家首先明显感受到的是“增量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董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着眼于推动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并非仅限于股市本身,但肯定会对股市产生影响。股市信心能否真正树立起来,能否让信心可持续,关键在于能否推进解决经济中突出的矛盾问题。

  经济的基本面必须得到改善。如果基本面无法改善,那么很多问题都无法谈起。这次推出的政策组合拳,实际上就是回应市场最关心的经济层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官方近年总结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时,第一个问题总是有效需求不足。为什么发改委的发布会上那么多篇幅都在讲“两新”、“两重”,就是为了去解决有效需求的问题。

  问:需求不足的问题,既有投资需求,也有消费需求。

  董煜:这些政策既涉及消费,也涉及投资,相应的都有很多举措。但其根子在于预期。预期的重点对象是民营企业,因此,“一揽子增量政策”第三个任务就是“助企帮扶”,即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些是具体的问题,那就是10月14日发布会上的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将负责解决。也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这么快就推出来征求意见。

  “这次政策最好的地方,是没有回避问题”

  问:你曾撰文说民营经济促进法意义不亚于“X万亿”,怎么理解?

  董煜:有些人说内容偏于常识,编写这些法条的同志们,当然也知道。但就是这些常识,在执行层面,恰恰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够好。

  虽然是常识,但是法律就是要把常识真正落地,变成大家能够遵守的基本规则。常识能够以法律形式给确定下来,正是意义所在。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然后是执法层面,我认为这次的执法层面与以往相比,确实政策力度也比较大。特别是纠偏“违规异地执法”, 规范异地执法行为,都涉及了。还提到,“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

  我建议,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情况,就要作为案例进行警示,要严肃处理当事人;要退钱、发通报,而且还要道歉,要形成正向循环的效应。

  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是要应对经济上的什么问题?

  董煜:一方面是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三大风险:地方债、房地产、金融市场。所以这次是组合拳,要把风险解决、把问题解决。

  不把问题解决,基本面怎么好起来?我们看到这次政策,确实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这次政策最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回避问题,而且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问:这五个“组合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

  董煜:有些见效快,有些今年不一定能见效。比如说投资,能做的是进度提前、工作量提前。至于对经济拉动作用,还要一定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化债方面得走法律程序,然后地方政府落实下去,还需要一些时间。

  关于房地产,由于前期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并且这次的指向性也较为明确,希望近期能够加快相关进度。

  股市方面,我认为股市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和预期,看大家认为一些举措是不是真的“管用”。长期来看,就是要让投资者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主要看决心和力度。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

  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董煜:问题都是环环相扣。这些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各部门的举措,没有只聚焦在某一问题上,而是每一个问题都有若干个部门的举措一起在发力,而且是同向发力。这次是政策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性的体现。

  一个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孤立去解决,而是几个部门共同形成合力去解决。而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问题之间关联性要评估,也必须要考虑顺序,什么先解决,什么后解决。

  “在宏观调控史上,不能说没有,是比较少见”

  问:你曾提到这是近十年政策密度最集中的时期,怎么理解?

  董煜:目前解决问题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不然我们不会看到如此多的政策出台。

  回顾一下近十年,其中2020年疫情期间也有政策,但当时核心是稳增长。2015年,是偏金融市场多一点,主要是化解风险。今年是同时把稳增长和化风险集中在一起解决。

  所以我说的密集,不是说会议的密集,而是说这种政策涉及的面广,同时要解决中长期发展和短期内拉动增长。实际上组合拳是把短期和中长期问题放在一起来解决,这个确实是比较少见。在宏观调控史上,不能说没有,是比较少见的。

  问:预期就是信心?

  董煜:把预期放到宏观调控政策如此重要的位置,这个是从来没有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关于资本市场的一些表态,都直接和预期相关。包括财政部门的一些表态方式,也是直接和预期相关。

  问:财政部门发布会之后,市场传出五万亿、六万亿的规模,这个数字你怎么看?

  董煜:现在所有关于数字的报道都还只是猜测,我倒觉得现在也不用太着急,稍微保持点耐心。不要在具体政策正式出来之前,被各种“小作文”弄得情绪过度起落。

  “去解决民营经济实际感受中遇到具体的事情”

  问:你说我们要看一些关键大招,这些大招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董煜:其实从2022年的“民营经济31条”,我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改善经济环境预期,更有意识地去改善民营经济的预期。

  比如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它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政策出来以后对市场预期造成冲击和影响。其中还有专门对民营经济专项评估,即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及民营经济的政策,会进行专项评估。

  问:过去20多年,一直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现在的力度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董煜:前些年,我们对民营企业是强调“两个参与”,参与重大项目,参与重大科研。但三中全会文件中,对此两个分别都有新变化。

  参与重大项目后面增加了一个关键词“长效机制”,即“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参与重大科研,加了“牵头”,即“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也就是说,把过去的两个参与分别进行了拓展。“牵头”意味着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民营企业有可能直接作为领军者。这充分表明了信任。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外媒在一些关键节点释放所谓“内幕消息”,其影响对象往往就是民营企业家。这些报道,在专业人士眼里是非常荒诞无稽的,可由于其善用渲染性的观点和语言,对于不了解政策逻辑的人来说,具有较强迷惑性。这些带节奏的言论会带来恐慌情绪,影响预期,其性质十分恶劣。今后,一定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批驳。也希望大家能增强辨别力,不要轻易被带了节奏。

  问:房地产在未来国民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

  董煜:要培养新的支柱产业,不是不要原来的支柱产业,只不过多支柱肯定比单支柱要好,以后支柱产业会更多一些。房地产的体量规模摆在那里,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摆在那里,肯定是要认真对待的。

  问:接下来一些具体举措,会在今年12月之内落地吗?

  董煜:当前步伐肯定是加快的,一部分能很快见到。但由于政策举措比较多,有的还要看地方的落实和部署,地方也有各自的特殊情况,也要分别考虑。这个“一揽子增量政策”肯定是从上到下作为头等大事加以推进的。

  问:一次性解决,或者大规模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投射到经济层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董煜:化解债务是一个影响链条。通过债务结构的改善,不光能够改善地方政府具体债务的情况,也能解决地方政府因为债务出现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改善链条上的企业状况,会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效果。

  (来源:《棱镜》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