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水暖 格桑花开电影《金沙水暖》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1 17:20:28 来源: sp20241121

  近日,红色电影《金沙水暖》首映式在北京举行。影片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指导,民进云南省委会、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等多部门联合摄制,云南蓝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影片讲述了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云南时发生的故事。首映式后,本报记者采访了《金沙水暖》导演、编剧龙继云,执行导演周蛊光,听两位民进会员讲述电影背后的细节。

电影《金沙水暖》剧照。受访者供图

  “多吉”的故事

  《金沙水暖》影片开始,扎根边疆的基层法官洛桑,谨记红军爷爷多吉的遗愿,利用业余时间栽花种树,美化荒山。而由于制止开发商砍树,洛桑被告上了法庭。这时,洛桑将几十年前爷爷多吉、奶奶梅朵和红军战士的故事娓娓道来。

  影片中,还是年轻小伙的多吉离家参军时,漫山遍野都是格桑花。多吉和妻子梅朵在山坡上依依惜别,梅朵将一朵盛开的格桑花别在多吉胸前,然后目送红军部队和多吉的身影消失在山涧。

  多吉离开后的第15年,一同参军的王仕才将多吉的骨灰和遗物一起送回了家。梅朵触摸着骨灰盒,无声地哭泣。而当年那朵格桑花,被夹在一本《共产党宣言》里,早已干枯变色……

  这场戏让周蛊光久久难以平复。“电影只讲了一位‘多吉’,但多吉代表的是历史上千千万万奔赴战场的人。千万人倒下了,一定还会有千万人冲上去。而每个‘千万’的背后,或许都有一段这样的故事。”周蛊光说。

  影片最后,梅朵将多吉的遗骨安葬在一棵小树下。为了实现丈夫的遗愿,梅朵带着遗腹子桑吉开始栽花种树。30年后,桑吉又带着儿子洛桑在村口种起了花……

  戏里戏外鱼水情深

  主创在采风时听到不少动人的故事,比如红军驻扎在村中时,为一位大娘劈柴担水,等红军要离开了,大娘把留着过年吃的一袋大米煮熟,做成160多个饭团送给他们。

  另一幕是一位红军女战士在老大娘家借宿的时候,看到老大娘和小女孩盖的被子很单薄,她果断将自己的棉被剪下一半,送给她们御寒……

  其中一些故事被龙继云写进了剧本里。

  “红军战士们帮边疆群众做事,让大家心里暖暖的。这不仅激发了群众拥护红军、爱戴红军的热情,也激励了很多和多吉一样的年轻人,毅然参加红军、投身革命。”龙继云说。

  影片中,红军进城,各民族群众夹道欢迎;在城里,当地人给红军送水,红军给铁铺打马掌的师傅两份工钱……戏里呈现的“鱼水情”还延续到了戏外,影片摄制过程中,剧组工作人员从取景地的居民那儿感受到了同样的热情。

电影《金沙水暖》剧照。受访者供图

  “淳朴的村民们不仅踊跃报名当群众演员,还积极地为剧组提供牛、马等道具。”龙继云说,红军的形象早已深入边疆各民族群众的内心。

  一次,扮演红军战士的演员徐瑞阳身着戏服,走在古镇的一条小巷子里,一群老奶奶见状,拉着他到自己家里吃饭,而且一边热情相邀,一边从兜里掏出糖果,往徐瑞阳的手里塞。

  “奶奶,我没帮你们干活,不好意思吃你们家的饭。”徐瑞阳说。

  老奶奶们却告诉他:“以前老红军已经帮我们干过活了,你们这些‘红军’免费。”

  首映式上,徐瑞阳说,演员们因为参演这部电影,得到了许多鲜花和掌声,“但我们只是这些鲜花和掌声的承接者。真正享有荣光的,是那些老一辈革命家们”。

  演职人员身兼数职

  据介绍,电影《金沙水暖》于2021年5月正式开机拍摄,2022年6月完成后期制作。摄制周期不算长,过程却并不轻松,因为有很多实地取景拍摄的镜头。“我们想展现长征路上真实、原始的地形,用镜头讲述红军历经多少艰险,有时候一天甚至只能拍一两个镜头。”周蛊光感叹。

  由于影片制作的预算有限,剧组的工作人员常常要身兼数职。比如执行导演周蛊光不仅在剧中客串了角色,还是剧组转场时的司机;制片主任徐瑞阳“一人分饰二角”,扮演男一号洛桑和红军领导者之一任弼时;另一位民进会员姜启杨更是一肩挑起了影片的服装、化妆、人物造型等工作……

  影片制作方透露,未来,该片还将举办红色电影进校园、红色电影进乡村等公益放映活动,让更多观众在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