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7:33:31 来源: sp20241109
■奋进新时代 讴歌创业者——广东改革开放亲历者说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涌现出一大批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时代先锋和杰出人物。近期,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奋进新时代 讴歌创业者——广东改革开放亲历者说”全媒体报道,采访全国、省、市、县(区)四级政协委员中的代表人物,倾听他们讲述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奋斗历程,弘扬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61岁的苏权科一直在跨越。青年时,他从西北农村考入大学,随后攻读硕士研究生,一步步走出黄土高原。后来,他的人生与大桥紧密相连,九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台山镇海湾大桥等桥梁都有他奋斗的身影。苏权科最自豪的“作品”,是那座由他参与筹备、建设、运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
看着桥梁由最初只能横跨江中沙洲,到如今“飞架”港珠澳三地,苏权科几乎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桥梁建设发展的全过程。瞄准交通强国目标,他带领团队破解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出桥梁界的中国标准。
2018年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年,也是苏权科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开局之年。2022年,苏权科政协委员履职届满,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担任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所首席工程师。对此,苏权科坦言:“跨越山海容易,跨越自我很难。”
口述时间:2023年10月23日
口述地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广东用武之地显然更大”
南方日报:您是如何与桥梁建设结缘的?在此过程中,又是什么让您坚定以此作为人生志业?
苏权科:跨入这行,我算是误打误撞。1978年,我读高一,一门心思想造飞机,高考想考西北工业大学,但成绩差了点。考研的时候也是因为成绩,被调剂到桥梁与隧道专业。
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这行,但有两件事改变了我的认知。第一件事是研究生入学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副院长上台讲话说:“中国要发展经济,必先建设交通;要修建高速公路,就必定会跨越山谷、跨越河流,你们将大有可为。”我听了后很振奋。
第二件事发生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当时我面临两个选择:留在西安,或者去广东。当时,我听说广东要建广深珠高速公路、虎门大桥,还计划修建伶仃洋大桥。广东水网密布,用武之地显然更大。后来,我在桥梁建设领域越钻研越深入,越深入越来劲。认准了这件事,我就“一根筋”干下去了。
南方日报: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桥梁建设发展最迅猛的阶段,回顾这段过往,您有哪些感悟?
苏权科:在桥梁建设的诸多领域,我们都曾处于无技术、无材料、无人才的窘迫境地。上世纪80年代大面积建桥时,许多施工队伍没有经验,就拿土办法建。
如今,我们的材料生产能力、装备生产能力、设计能力和产业工人的技术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就拿港珠澳大桥来说,我们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标准化、装配化的方式施工,大桥的梁、墩子桩、隧道等都在工厂完成预制后,现场利用大型设备进行吊装对接,完成了桥梁建设高品质、保护环境、安全施工等目标,这在几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大桥让大湾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南方日报:回想港珠澳大桥的筹备、建设和运营过程,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苏权科:2008年冬天,我们在北京邀请了一批外国专家,就建设港珠澳大桥进行论证。当时有专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要在伶仃洋海底挖近50米的深槽,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挖泥船只能挖到36米,你们能做到吗?第二,这座大桥需要120年的使用寿命,中国有这个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吗?这两个问题,把我们问得哑口无言。
从北京回来后,我就开始带领团队制作港珠澳大桥的科研规划。我们具备哪些材料、装备和技术,又缺少哪些,缺少了我们该怎么办?在规划里一项项地列明问题,逐个开始试验、攻关。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创新就这么逼出来了。
南方日报:作为粤港澳三地硬联通的关键设施,您认为港珠澳大桥在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苏权科:港珠澳大桥最大的作用就是促进硬联通,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例如不少公司将研发环节设置在香港,将生产环节放在珠海,将仓储环节放在江门等。在此过程中,“一小时工作圈”逐步形成,粤港澳三地理念对接、规则对接和标准对接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将极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基础设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广东应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优势?
苏权科:以港珠澳大桥为例,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港珠澳大桥能够充分发挥新基建的标杆作用。例如目前在大桥上应用的传感、通信、计算和分析设备,这些与新基建相关的硬件、软件都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探索实践,反哺至其他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环节,并在实践中持续补充完善,实现良性循环。这将有助于整体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集群的建设水平。
“全国、全世界还有几十座海峡、海沟等着跨越”
南方日报: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后,您说自己使命未竟,还要发挥好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团队的外溢效应。对此您有哪些计划?
苏权科:在大桥维护方面,我们探索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智能化集成平台,进行人员培训和设施研究等;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形成4本行业标准、3本团体标准,还有一些并入了国家标准。
2022年,我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任教,就粤港澳大湾区的跨海工程、海上造地工程、海上人居工程、智能交通等开展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运用港珠澳大桥的一系列成果。
跨越山海容易,跨越自我很难。从工程师到教师,技术成果如何与产业实现对接?工程师思维如何向学术思维转换?这些都需要我和团队进一步摸索,尽快地适应这份新工作。
南方日报:2018年是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之年,也是您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第一年。这5年里,您在政协履职方面有哪些感悟和成效?
苏权科:在同届委员中,有许多是来自教育界、科技界的“大牛”,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国际、国家和本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履职期间,我重点从本职工作出发提出意见建议。在建设和运营港珠澳大桥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三地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除此之外,我还就如何完善重大基础设施的前期论证、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全保障等提出相应意见。
南方日报:对新一代“造桥人”,您有哪些寄语?
苏权科:现在,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增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更“聪明”、更“智慧”的桥。这不仅意味着桥梁的品质要好,还要与未来的智慧交通相对接。
因此,除了学习修建路桥,未来的“造桥人”还要学习计算机、先进材料等专业。同时,全国、全世界还有几十座海峡、海沟等着他们跨越。年轻人要在这方面多做点工作,我相信我们的交通强国建设,一定会扎扎实实走在世界前列。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嵘伟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