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1:31:03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社 巴黎9月2日电 (记者 王祖敏)巴黎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记者在采访中听见,多名残奥运动员表示,运动改变人生、收获自信。他们呼吁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奔跑”。
和搭档茅经典联袂获得本届残奥会乒乓球混双17级冠军的赵帅,已摘取了5枚残奥会金牌。这位29岁的残奥名将早年因事故失去左臂,从10岁时开始乒乓球训练。
赵帅介绍称,当初父亲鼓励他打球,主要是为了康复。随着竞技水平提高,他被河北残联选拔进入残疾人运动队。“近20年的乒乓球运动应该说改变了我整个人生。”他说。
赵帅表示,自从参加乒乓球运动后,除了身体的康复外,他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也通过乒乓球这个平台结交了很多朋友,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所以我真的希望有条件的残疾人朋友都能走出家门,多参与到运动中来,既能得到身体康复,也能感受心情的愉悦,更能收获融入现实生活的自信。”
今年48岁的熊桂艳是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选手,作为乒乓球混双17级决赛赵帅和茅经典的对手之一,她获得一枚银牌。于她而言,加入残奥乒乓球队是一次让她“重生”的机会。
熊桂艳曾是黑龙江省乒乓球队专业运动员,因为腿伤退役。“当时腿伤严重到要截肢的程度,那时心情特别灰暗。”她说。
在从专业队退役十几年后,熊桂艳在38岁时加入残疾人乒乓球队。她称,这10年来,不仅她的身体逐渐得到康复,心态也变得积极阳光。“现在我一边训练,还一边从事教练工作,包括到下面选材,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参与到运动中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40岁的中国残奥田径名将姚娟是第七次参加残奥会,在前六届残奥会上,她获得5枚金牌,实现了田径三大投掷项目(标枪、铅球、铁饼)的残奥会金牌大满贯。
在9月1日获得本届残奥会女子铁饼F64级银牌后,姚娟告诉记者,20多年的运动生涯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赛场如人生,人生亦如赛场,都是在坎坷中前行,关键是要认准目标,不要放弃;要勇于接受挑战,说不定机会就在下一站等着你。
“就像当初从标枪改练铅球时,我心里是有些畏缩和疑惑的,但如果我不去尝试,就没有后来的残奥会金牌。”她说。
姚娟因此也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和感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去拓展一些新的技能或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结交更多朋友。
19岁的中国残奥游泳小将蒋裕燕已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两枚金牌。在东京残奥会上,她是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那时她以双冠崭露头角。在去年的杭州亚残运会上,她独揽7金1铜,成为当届亚残运会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选手。
蒋裕燕称,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通过残奥会舞台,她也能为国争光,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残奥会金牌也是她不断拼搏的人生勋章。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只要有梦想,然后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奔跑的话,你就会闪闪发光,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看见。”她言之凿凿地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