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7:08:48 来源: sp20241231
新华社温州/纽约6月7日电 心相近|让中美青年“相知相近”——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鼓舞美国教育界交流合作热情
新华社记者
“习主席给我复信,我感到非常惊喜。”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习主席诚挚的话语,给人以力量。”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雷波列特,鼓励中美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为促进中美友好贡献力量。在复信中,习近平主席回忆起2006年见证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签约仪式的经历,还特意请雷波列特转达对前任校长法拉希博士的问候。
习近平主席对这所学校的关怀,对中美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视,对老朋友的珍视和惦念,都让雷波列特深受感动。他对记者说,要持续努力,推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推动的这一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更上一层楼。
法拉希博士在夏威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收到习近平主席的问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正是习主席的远见,为我们这番事业打开了局面。”他说。
“要将这项事业带向下一个辉煌”
7日,温州肯恩大学举行毕业典礼,雷波列特应邀出席。这所高校近年来排名不断提升,今年迎来第一届共9名博士生毕业——好消息不断传来,“让我们倍感振奋”。
“习主席开启的这项事业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不管是美中校区间,还是省州间,都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推动美中教育合作提供重要支持。”雷波列特向新华社记者讲起致信习近平主席的初衷。
2006年5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关心推动下,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正式签约,决定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温州肯恩大学正式设立,目前共有本硕博学生约4500人,已培养8届本科毕业生总计3300余人。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西雅图出席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时专门提到这所大学“运转良好”。
温州大学原党委书记谢树华见证了温州肯恩大学的发展历程。他告诉记者,浙江省与新泽西州1981年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这一机缘促成了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
2006年,法拉希博士与到访新泽西州和肯恩大学的习近平“深入交谈了数小时”。多年来,一次又一次访华经历让他看到一个不断发展、持续创新的中国,而学校所在的浙江省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走在前列。“正如习主席2006年所说,我们是选对了地点、选对了时间。”法拉希博士说。
雷波列特说,温州肯恩大学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习近平主席当年同法拉希博士为这段合作交流的佳话“开篇”,“而今我们要将这项事业带向下一个辉煌”。
“青年是改变未来的力量”
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肯恩大学主校区学生中心走廊内,悬挂着该校各个校区的照片。其中,温州肯恩大学美丽的校园风景以及奠基仪式的照片,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记者在校园采访的每一个人都了解这个中美合办项目。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相知相近,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未来工程。
“青年是改变未来的力量。”雷波列特说,学习交流将让年轻人找到更多共同点,帮助他们接过美中民间友好的接力棒。
“我们通过设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创新项目,鼓励更多学生去中国交流,借此推动两国学生加深了解,”雷波列特说。
过去18个月,雷波列特已4次来华。他给自己制订的目标是,每个学年至少到中国3次。他认为,想让两国学生理解“交流合作之美”,教育者应作出表率。
美国肯恩大学商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达亚娜·卡斯塔涅达打算明年暑假申请到温州肯恩大学交流。“关于中国,我愿意了解更多。”
该校运动科学专业大四学生贝芭·埃顺说:“有机会我也一定要到中国看看。如果我们能敞开心扉,走到一起,了解和理解彼此,进而形成共识,肯定会带来改变。”
温州肯恩大学党委副书记严晓鹏表示,温州肯恩大学一直积极推动中美青年学生交流合作,累计推动了超1750人次的中美学生互换交流,今年暑假还会有25名美国学生来华交流。
“习主席的复信是对我们所作努力的高度认可。”已在温州肯恩大学任教近5年的美国教师米克·巴默表示,“中美青年一代走得更近,不仅有利于彼此了解,还会让世界更美好”。
“这是未来处理好两国关系的关键”
“欢迎你和美国教育界其他人士多来中国走走看看”,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传递的信息,让美国教育界人士受到鼓舞。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的丹尼斯·西蒙说,“中美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一直是双边关系基础要素之一”。
中美教育基金总裁马德琳·罗斯(中文名饶玫)说,习近平主席复信新泽西州肯恩大学校长,是对两国继续开展教育交流的大力支持。“我们需要让中美两国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对方国家,到对方国家学习,这是未来处理好两国关系的关键。”
中美各种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快速发展。除了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和天津茱莉亚学院也都为人熟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等数十个其他类型的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法拉希博士对习近平主席的理念非常认同。他说:“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希望子女拥有比自己更好的机会,而高等教育是实现这一梦想的载体之一。这对两个国家相互理解合作非常重要。”(记者:杨士龙、魏一骏、兴越、乔继红)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