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0:52:09 来源: sp20241227
“1964年是父亲特别忙碌的一年,我当时十岁,印象里那一年他几乎没有回家。”10月10日,在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前夕,“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朱明远与东南大学师生分享了父亲的故事,他的分享仿佛将师生带回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后非同寻常的岁月。
当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走进东南大学。除了朱明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的儿子于辛,向师生讲述了于敏为研制核武器八上高原、六到戈壁的故事。
在战火硝烟中成长,立下科学报国志向
1964年,朱光亚作为父亲的形象,在朱明远心中是模糊的。长大后,朱明远才知道,那一年父亲正在茫茫戈壁详尽部署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试验的各项工作。朱光亚组织科学家们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坐镇核试验现场指挥,统筹推进“三级跳”及氢弹研制……
朱明远的讲述串联起北京、青海、新疆这些见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历史现场,也让人触摸到朱光亚那颗矢志不渝的报国心。
“父亲就读中学和大学期间就立下志向,要让祖国强大起来。”朱明远说,保家卫国的信念,曾一度影响父亲的大学专业选择。后来父亲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成为当时第一批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海外游子。
在朱光亚一边求学一边躲避战火的同时,于敏也在经历日本侵华战争的屈辱。在于辛展示的父亲日记中,朱光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给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于辛坦言,父亲曾多次向他提起,“非常喜欢抽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越抽象越好”,但为了国家的核科学事业,父亲两次改变了研究方向。
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朱光亚参与攻关、组织领导、主持指挥了我国40多次核试验,并且为当时的核试验场建设殚精竭虑。
1964年4月22日,朱光亚等人从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出发赶赴新疆核试验基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他们先乘火车,再乘汽车,行程上千公里,对沿途铁路、公路、‘搓板’路及站台转运、气象、历年气候变化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到达场区后,详细了解试验铁塔、主控站、指挥中心、简易机场等各方面情况,并召开了关于原子弹试验用铁塔装置的技术协调会议。”朱明远介绍,根据实地考察掌握的情况,朱光亚重新起草了《对试验铁塔技术要求的初步意见》,并修改补充了原子弹装置的运输方案。
自力更生不惧艰辛,创新求实不辱使命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精神财富。对于于辛来说,父亲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让他受益终身。
20世纪80年代,于敏率领团队开始突破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在一次大的热核试验前一天夜里,父亲突然想起有一个物理因素虽然在以前的试验中都不起作用,这次未引起重视。此时,前方戈壁滩上的试验装置已经下到井口4米。”于辛说。
因一个物理因素考虑不周提出暂停核试验,很有可能遭到批评。
“当时,父亲第二天一早便组织人计算。同时在向国防科工委领导汇报时,先做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果断请求暂停核试验,等待计算结果。对他的这一举动,首长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了父亲实事求是、严格的科学作风和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于辛说,经过运算后,于敏发现这个物理因素影响不大,试验得以正常进行,最终圆满成功。而这个物理参数在下一次核试验时,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于敏一生的座右铭。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是他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
(记者 金 凤)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