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8:46:10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上海4月8日电(记者 陈静)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是重要环节。
“水处理化学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性,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分析测试技术等学科的快速迭代为水处理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关小红教授8日对记者说。
第十七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供图)刚刚在沪落幕的第十七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以“绿色水化学,低碳水处理”为主题,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海外专家学者、青年才俊逾700人齐聚上海,聚焦水处理化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
关小红教授介绍,本次大会设置了机器学习赋能水污染控制、先进分析技术、产学研用专题研讨等特色环节,为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不断优化水处理化学科研范式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围绕管网这一未来水环境治理的主战场指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应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数字化和智慧化的管控道路。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认为,应坚持精准、科学、依法、系统、协同、共赢的基本方针,从技术、经济及管理三个维度寻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指出,为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科技创新需求,需要从知识、学科、人才、科研、产业、标准等不同角度进行系统性、变革性的思考。尤其是构建与国际对口的、完整的国家水处理与水回用标准平台将有效助力中国水处理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应对“双碳”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大会设立了饮用水水质风险与控制、生活污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污染物溯源、健康效应与控制等10个专题分会场。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进行了100余场口头报告和30张墙报展示,他们紧密围绕水处理化学的中心议题,勇于提出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与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同行、朋辈直接对话,彰显了水处理化学领域的青春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对记者表示,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国内重要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院形成了以学科相融合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工程”学科群。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致力于推动水处理化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