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视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想象

发布时间:2024-11-18 11:21:06 来源: sp20241118

  科幻影视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想象(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聚焦中国科幻)

  核心阅读

  时至今日,科幻影视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题材和门类。它真正实现了破圈,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科幻创作的灵感,往往源于现实之问。回答好现实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是科幻影视创作的驱动力。科幻影视应该以其前瞻性,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境,带给人们警醒与思考,彰显正义与真理

  中国人从来不缺少想象力。从奇幻瑰丽的《山海经》到天马行空的《西游记》,从奇崛魔幻的《聊斋志异》到妙趣天成的《镜花缘》,那上天入地、神思飞扬的想象力,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浪漫和飘逸,也将幻想的基因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20世纪初,随着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问世,以及第一部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的出现,科幻的种子在中国落地生根。新中国成立后,《珊瑚岛上的死光》《错位》《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一批科幻影视作品进行了富有创造力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文艺工作者的想象力再一次被激发,一批科幻佳作应运而生。刘慈欣的《三体》以其恢弘的想象力征服了各国读者,而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则拉开了中国科幻影视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机遇与突破

  新时代科幻影视,在艺术品质和制作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流浪地球》是其中的标志性作品,它达到了科幻影视的崭新高度。如果说之前的科幻电影,避开了高难度的工业特效,选择轻型的软科幻,《流浪地球》则选择正面强攻重工业气质的硬科幻,以精湛的技术和逼真的视效,展现出足可比肩国际一流的影视工业水准。中国角色成为故事主角,无论是众志成城应对危机的解决方式,还是不离不弃的乡土情怀,都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传达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该说,《流浪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极大提振了中国科幻创作者的信心,鼓舞更多人投入科幻影视创作。

  在此之后,一批优秀科幻影视作品相继问世。《明日战记》取得了机甲题材的突破,影片呈现的炫酷机甲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可圈可点。《流浪地球2》在创作上更进一步,技术更加成熟,视觉奇观更为恢弘,叙事线索更为复杂,所探讨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也更具现实意义,它续写了第一部的成功,合力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幻影视IP。

  除了这些硬科幻作品之外,很多电影尝试将科幻元素与不同的类型题材进行嫁接融合,实现更为多元的电影叙事。《独行月球》用喜剧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质朴情感和人性光芒,塑造了不一样的救世英雄。《疯狂的外星人》通过外星人题材思考人类文明的内部关系,凸显了科幻影视的思想深度。《宇宙探索编辑部》采用仿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粗粝的影像风格,写实的现实场景,触碰到浪漫诗意的科幻内核,颇具新意。《外太空的莫扎特》借助科幻元素探讨家庭教育话题,带给家长和孩子们启迪。值得肯定的是,即便是“科幻+”的软科幻作品,特效技术也不是短板。无论是《独行月球》中的金刚鼠,还是《疯狂的外星人》中的外星人,都达到了逼真细腻的效果,突破了难度最大的生物特效。

  近年来的电视剧创作也频频选择科幻题材。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三体》,内容扎实,制作精良,利用引人入胜的叙事节奏、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亲切熟悉的生活气息,带领观众抽丝剥茧直抵真相,以对科学边界及人类局限性的追问,在观众头脑中掀起科学风暴。这种忠实呈现原著的艺术魅力,得到国内观众认可,也获得海外观众好评,收获了科幻文学影视转化的新经验。

  2023年,科幻影视的全年营收达到115.9亿元,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1132.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时至今日,科幻影视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题材和门类。它真正实现了破圈,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科幻影视的热潮,带动了整个科幻产业链,无论是上游的科幻文学,还是下游的转化和周边,都得到显著发展和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幻赋能新产业,催生新业态,成为新兴的文化潮流。

  科幻的影响力也逐渐溢出影视圈,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幻凭借其超拔现实生活的科学想象,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成为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文化形态,有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科幻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开辟自由辽阔的思想疆域,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科幻也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使人们对科学的崇尚和探讨蔚然成风。

  挑战与展望

  应该看到,近年来的科幻影视虽然保持了较为庞大的创作体量,但真正的精品仍然为数不多。头部作品大多集中于一两个IP,更多作品在科幻创意、技术呈现和艺术表现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实现科幻影视的持续繁荣,需要改变头重脚轻的产品结构,催生更多科幻精品,打造更多科幻IP,从一枝独秀走向春色满园。

  繁荣科幻影视需要建立完备的影视工业体系和科幻产业链条。一般来说,科幻影视最能体现影视工业水准,从服装、道具到置景、特效,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流浪地球》系列的拍摄几乎经历了从无到有、事无巨细的学习和创造过程,然而这样的重任显然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承担。2020年,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和引导科幻影视工业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科幻产业链条上下游的打通,也将推动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不同板块协同发力,为科幻影视的繁荣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和坚实的基础。

  繁荣科幻影视需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努力增强科学性。科幻虽然是基于科学知识的一种虚构和幻想,但仍然要符合科学逻辑,提供准确的科学知识和经得起推敲的细节,真正启发观众思考,呈现科学魅力。可以说,舍弃了科学性,也便丢掉了科幻影视的根基。为了提高科幻影视的科学性,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牵头建立科学顾问库,为科幻影视创作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和科学把关。上述影视作品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大量科学顾问专业指导的基础上。科幻影视应该始终保持对科学技术的敏锐关注,紧紧跟随科学发展的步伐,为普通观众呈现科学技术最新成果。而新的技术也必将为科幻影视带来新的命题、新的思考、新的故事空间和新的创意表达。

  繁荣科幻影视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和飞跃。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想象力。想象力不仅体现在如何构想遥远飘渺的未知世界,也体现在如何认识我们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不仅体现在故事的原创上,也体现在艺术的呈现中。如何以独特的角度撬开人们的认知误区和思维定式,如何观照人类的整体困境进行哲学上的终极追问,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幻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实现科幻与不同影视类型间的借鉴和组合,这些都需要想象力。像《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样的作品,正是凭借对现实的认识深度,依靠从生活中长出来的想象力,找到科幻表达的独特角度。所以,实现想象力的飞扬,要依靠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深入。要努力建立一种大科幻的观念,让科幻影视突破小圈子,以幻想为支点,实现古今中外的文化对话,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为科幻影视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繁荣科幻影视需要确立中国科幻的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中国人正在进行的生活实践,中国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主体表达,都为创作中国式科幻提供了广阔空间。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三体》,还是《独行月球》,都自觉立足中华文化,讲述独具一格的中国故事。我们的科幻影视要从既有的科幻美学中走出来,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影视,表达中国人的价值主张,呈现中国人的情感温度,弘扬中国人的美学精神,体现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与担当。

  一切对于未来的想象都折射出今天的情境和愿望。科幻创作的灵感,往往源于现实之问。回答好现实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是科幻影视创作的驱动力。科幻影视应该以其前瞻性,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境,带给人们警醒与思考,彰显正义与真理。科幻影视不是无所负重的娱乐,而应该始终保持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记录下关于未来的历史,书写好关于现实的科学想象。(李墨波)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4日 08 版)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