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2024-11-05 19:12:26 来源: sp20241105

图①: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金覆面。

图②: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陶器。

图③:永城王庄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玉器。

图④: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

图⑤:沂水跋山遗址群出土的象牙质铲形器。

图⑥:礼县四角坪遗址中的排水设施。

图⑦:清涧寨沟遗址出土的铜八角形车衡饰。

图⑧:霍州陈村瓷窑址出土的明代白地褐花高足杯。

图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珐华彩莲纹梅瓶。

荆门屈家岭遗址熊家岭水坝发掘区北壁剖面模型。

以上图片均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办公室提供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10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多项考古发现填补空白,不乏世界级考古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此次参评的考古发现呈现丰富性、广泛性特点,多项考古填补空白,其中不乏世界级考古发现。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陈星灿说,该考古发现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成为文化演进、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工和等级分化研究的重要材料,是长江下游地区文化演进研究的典型范例,填补了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研究的地域空白。

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发现部分东周、唐宋时期小型墓葬,揭露一处墓葬密集分布的大汶口文化墓地。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地较为独特,存在多组墓葬间的“有意打破”现象,随葬品数量丰富,其出土的玉覆面是此类遗存在国内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首例,反映出东方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王庄遗址是近年来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该遗址可以确认为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发现的环壕遗迹、高等级墓葬及出土遗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考古发现一处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国内时代最早的兆域,有近乎完整的兆沟、复杂的通道、高等级的墓葬、类型多样的祭祀遗存,将中国兆域的历史提前至早商时期,填补了早商王都空间布局的空白。考古发现目前最早用于丧葬礼仪的金覆面,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代表。

考古发现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

在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全国有33个项目参评,22个项目进入终评。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遗址,此次参评的考古发现呈现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的特点,增进了人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认识。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是以屈家岭为主,包括殷家岭等10余处地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考古揭露一座屈家岭文化大型礼制性建筑,发现依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屈家岭遗址社会及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多角度、多层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发展高度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是研究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

赵辉说,新近发现的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人类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凸显出商代北方黄土梁峁地带方国聚落遗址“多峁一体”的分布特征。其遗存丰富、要素齐全、规模巨大,初步确定为一处商代方国都邑聚落遗址,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考古发现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是一处秦代大型礼制性建筑遗址,现存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一种祭祀建筑形式。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揭露出宋末、金、元、明时期的窑炉、作坊等各类重要制瓷遗迹,出土了大量产品残片和窑具。霍州窑特点鲜明的制瓷成就,不仅印证了山西地区是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为瓷业交流、地方社会等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和生动诠释。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说,霍州陈村瓷窑址首次进行系统的考古工作,明确了窑址保存状况、分布范围和分布演变规律。

多学科研究,科技与考古跨界融合

福建平潭岛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通过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建立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500—3000年考古学文化序列,形成了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揭示了该地区7000年以来的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反映出沿海史前早期人群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的多样化的生计模式。据介绍,研究人员对此次发现的遗存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相关成果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对中国航海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及水下考古研究等具有突破性的贡献。

霍巍指出,该遗址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2023年全国考古工作会召开,系统提出“大考古”工作思路,推动中国考古学拓展大格局、大视野,谋求大发展。过去的一年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考古中国”24个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6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开展,1367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有序实施,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这些考古新发现,生动展示了泱泱中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体现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