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4:51:08 来源: sp20241205
土家族织锦,是千百年来传承于湘鄂西武陵山区酉水河畔土家族女子中的传统织造技艺。当地民谚云:“养女不织花,好比没养她。”织女在传统木制腰式斜织机上,以麻、棉、丝等五彩线为原材料,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等方式织造花布,因在织造过程中常用大梭刀拍打纬线使其更加紧实,故称“打花”。“西兰卡普”在土家族织锦中最具代表性,所谓“西兰”,有“铺盖”之意,“卡普”则为“花”的意思,故其又被土家人称为“打花铺盖”或“土花铺盖”。土家族有民族语言却无本民族文字,织锦成为承载土家人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
20世纪50年代末,知名美术史论家、湖北艺术学院教授阮璞在湘鄂西地区考察后认为,湖南的龙山、永顺两县是土花铺盖的主要产地,在龙山的苗市、坡脚和靛房,土花铺盖的织造传统保存尤其完整,而湘西的古丈、保靖和鄂西的来凤等地,也有土花铺盖的出产。至今,土家族织锦技艺依然在上述地域传承。
千百年来,土家族织锦技艺伴随土家人的生活而发展。从已有文献来看,土家族织锦的最早雏形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賨布”。武陵山区古为蛮夷之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賨,南蛮赋也。”“幏,南郡蛮夷賨布也。”至汉代,其被称为“阑干细布”,工艺更精细。宋代朱辅《溪蛮丛笑》云:“娘子布,汉传载阑干。阑干,獠言纻,合有续织细白苎麻,以旬月而成,名娘子布。”此后,随着棉花成为纺织原料,土家族织物被称为“斑布”。宋代李昉《太平御览》云:“五色班(斑)布,以(似)丝布,古(吉)贝木所作……欲为班(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提及以蚕丝织斑布:“蚕事少桑多柘茧,薄小不可缲(缫)。可缉为䌷(绸),或以五色间染布为伪,名顺水班(斑)。”在明清文献中,对土家族织锦的记载较多,有的称为“斑衣”,有的则直呼“土锦”。清嘉庆《龙山县志》载:“土妇善织锦、裙、被,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挑制花纹,斑斓五色。”
20世纪初,土家族织锦曾走出大山,走向国际。据1939年所修《龙山县志》载:土家族织锦“近有征往长沙、南京及东西各国备品列者,惜千数百年来不知改进……”因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战乱,以及织女们对技艺和审美的“不知改进”,导致土家族织锦走向没落的局面。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来凤县内尚能织锦的织户仅有20余家。1957年初,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土家族织锦”亦随之被定名,后被选送参加各类展览,为学界和行业所关注。50年代末,阮璞教授首次对土家族织锦展开系统性研究。经历起落后,土家族织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湖北来凤以及湖南龙山、永顺等地的织锦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进入21世纪,土家族织锦迎来春天。2006年,土家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刘代娥、叶水云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的老师叶玉翠,因为传承和复兴湘鄂西土家族织锦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叶水云亦被授予该称号。
土家族织锦以纹饰繁复而闻名。其经典传统纹饰约有100余种,大致可分为七大类:动物类,如阳雀花、马毕花等;植物类,如大刺花、焦山梅等;生活用具类,如椅子花、粑粑架花等;几何钩纹类,如四十八钩、岩墙花等;天象地属类,如太阳花、千丘田花等;祥瑞神兽类,如珍兽图、八狮抬印等;文字类,如万字花、一品当朝等。除上述经典传统纹饰外,还不乏现代织女织就的新纹饰,均是在传统土家族织锦基础上的创新。
土家族织锦中的各类纹饰,因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故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纹饰整体造型呈现出抽象化、秩序化和程式化等特点。织女们以概括的手法编织出抽象的几何图形,纹饰图案多以菱形、方形、多边形为格律骨架,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构成画面,形成强烈的节奏韵律,从而产生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秩序之美。
在土家族织锦的诸多传统纹饰中,尤以“四十八钩”独具典型性,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土家人亦以此来评判织女的技艺水平,正如俗语所说:“四十八钩名堂大,最难岩墙椅子花。”四十八钩造型源自山区常见的植物倒钩藤,其图案由中轴线向外对称展开,钩钩相连,层层变色。从八钩到十二钩、二十四钩,再到四十八钩,其形似蛙纹,相传有族群兴旺、多子多福、禳灾纳祥的美好寓意。
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椅子造型,也被织女织成工艺复杂、色彩绚丽的“椅子花”。其形似传统太师椅的平面形态,长方形为椅子坐板,大小五重边框层层环绕,中间点缀双菱形图案;坐板左右各有两条弯曲的椅子腿,为半封闭六边形;靠背则以多个菱形组成几何纹饰。数个椅子造型以四方连续形式组合,形成繁而不乱、错落有致的画面。相较于其他纹饰,椅子花的造型和布局更显细密繁复,为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织女往往会用到20余种色线。
色彩斑斓,是土家族织锦的一大特点。在历代传承中,师父只教如何挑织纹饰,不传配色方法,需靠织女自己去揣摩。故同一纹饰,不同织女会有不同配色。传有配色口诀,如“黑配白,哪里得”“红配黄,放光芒”“红配绿,丑得哭”等。织女们配色时,多以黑、红和深蓝等重色为底,以黄、绿、紫、灰和白等亮色作为纹饰色彩。为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织女通常会将高纯度的对比色置于同一纹饰中,使之更加斑斓、耀眼。
20世纪90年代,有美术专业背景的叶水云将色彩构成体系运用于土家族织锦实践中,力求革新传统配色观念。她在一块织锦中以单一色系为主,大量运用间色和复色,以及同类色和近似色,将色彩的对比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注重色调的统一,使织锦图案呈现出清新淡雅的风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设计师们亦致力于推动土家族织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将织锦纹饰运用于各类日常用具的设计中,为这门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天,土家族织锦已然以崭新的面貌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其独特的艺术样式与文化内涵为我们述说着民族艺术的永恒魅力。
(作者:陈日红,系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郝帅、李楠桦)